下载此文档

大同社会与理想国之比较研究.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同社会与理想国之比较研究陈健【摘要】《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和柏拉图的“理想国”,都是思想家们在批判现实的改革冲动中设计的理想化社会。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和共通点,但因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其差异也较明显。本文希望通过对二者进行比较,使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其产生的原因能够更加清晰,为更多的人了解二者关系、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提供便利,同时也为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些启示。【关键词】大同社会;理想国;和谐大同社会是中国古代儒家所宣传的最高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礼记·礼运》用精炼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而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将二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如下异同点:,都强调统治者是保证社会和谐的决定性力量。[1]但大同社会认为统治者应选择贤能之士,理想国则认为统治者应该是“圣哲之王”,即大同社会重德治而柏拉图重智治。“大同社会”描述中的“天下为公”和“选贤与能”,就是说天下是天下人共有的,统治者和继任者必须是由大家选举产生的贤能之士,这样才能保证大家选出的统治者“利天下而弗利”[2],才能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而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也明确主张作为国家统治者的哲学王,应该实行轮换制,即由众人层层选拔出圣哲之王治理城邦,带领理想国公民走上和谐社会的道路。由此可见,二者都把统治者视作维持社会稳定和谐的关键,主张统治者都应按照民意选举产生,并认为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但是,大同社会认为应“选贤与能”,即选择贤能之士担任统治者,而理想国则认为统治者应该是“圣哲之王”。究其原因,应该是因为在中国儒家那里,政治是道德的延伸,用道德规范的内化力去处理不同阶级、不同集团的利益关系,必然会导致政治伦理化,走德治之路。与此同时,儒家还认为人性是可以改造的,统治者自身的模范行为,可以把一定的价值观念灌输到大众的头脑中,从而使大众自觉地接受统治者提倡的道德,进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选一个贤德的人治理社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提出的哲学王,是通过知识来统治城邦的。柏拉图指出:“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3】因为柏拉图所在的古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了古希腊人追求理性、探求科学的民族精神,无形中也排挤了伦理道德在其民族精神中原本应占的份额,因此,他们推崇智治。“功能——等级”系统来维持社会普遍和谐。但二者在主体划分范围上却存在明显差异,大同社会的主体是所有人,而理想国的主体却只是部分人。《礼记·礼运》中描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社会,是一种社会高度分工的社会。在这里,人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协调和睦、井然有序。而在《理想国》中,柏

大同社会与理想国之比较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elbcztwz24384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