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化工原理 期末考试.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 提高吸收效果, 则要(减少气膜和液膜厚度)  ,综合考虑吸收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结构简单造价小,一般应选(填 填 料吸收塔) ,当温度和压力不变,而液相总浓度增加时其溶解度系数 H 将(不变 ),亨利系数 E 将(不变 )  CO2,若将用水量增加则出口气体中的 CO2 量将(减少)气相总传质系数 K y 将(增加),出塔液体中 CO2 浓度将(减少) ,当吸收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一定的分率(填料层高度 趋向无穷大)。 蒃 6. 在 吸 收 塔 某 处 , 气 相 主 体 浓 度 y=, 液 相 主 体 浓 度 x= , 气 相 传 质 分 系 数 ky=2kmol/() 气相总传质系数 Ky=/(),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 yi 应为 () ,平衡关系 y=。 蚁 , 若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致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 时,下列哪些情况将发生?( 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 x不定) 蚈气体的亨利系数 E 值越大,表明气体(越难溶解) 膈填料吸收塔空塔的速度应(小)于液泛速度。 膄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是(温度低,气体分压大时)  Y—X 图上,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 ,其亨利系数 E 值愈小,表明该气体的溶解度(愈大),温度升高,E值(愈大) 薇1.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 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 xA= 相应的泡点为tb, 与之相平衡 的汽相组成 yA=,相应的露点为td,则:( tb=td ) 。羄 2. 精馏中引入回流,下降的液相与上升的汽相发生传质使上升的汽相易挥发组分浓度提高, 最恰当的说法是(液相中易挥发组分进入汽相和汽相中难挥发组分进入液相的现象同时发生)。 ,汽液相平衡关系如图。t1和t2分别表示图中相应点的温度。则(不能判断) ,若 F,xF,xD,xW,V 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态从 q=1 变为 q>1, 设计所需理论板数: 少 )  N层,提馏段理论板数为 N层,现因设备改造,使提馏段 的理论板数增加,精馏段的理论板数不变,且 F、xF、q、R,V 等均不变,则此时:(xD 减小,xW 增加) 蚅7. 操作中精馏塔,保持 F,xF,q,V’不变,减少 D,则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 η 变化为 (变小) 薁 8. 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中,相异分子间的吸引力较相同分子间的吸引力(小)。 芇 非理想溶液不一定都有恒沸点,只有对拉乌尔定律有明显的 (偏差大)的非理想溶液才具有恒沸点。莆 10. 精馏操作进料的热状况不同,q 值就不同,沸点进科时,q 值为(1 ) ;冷液进料时,δ 值(>1)。莅 11. 在指定条件下进行精馏操作,所需的实际板数较理论板数(为多)薂  R/(R+1) ,全回流时其斜率等于(1) 蚀 从沸点一组成图中可以看出:只有将混合液加热到(气液共存区)才能从混合液中分出易挥发组分增多的蒸汽。 袅 14. 常压下沸点为 185℃与水不互溶的 A 组分,若采用水蒸汽蒸馏方法,在常压下,此混合 液的沸点为(<100℃ ) 。 膅 ,精馏段操作线向平衡线靠近,为达到给定的分离要求,所 需的理论板数(逐渐增多) 荿16. 精馏塔的进料状况为冷液进料时,则提馏段的液体下降量 L'(>L+F) y 一 x 图表示精馏塔在某一回流比操作时, 其操作线的位置(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芅  (物料性质与形状) 蚂 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汽(或其它蒸汽)压力(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或其它蒸汽)的分压。 蒁 3. 若离开干燥器的空气温度(t)降低而湿度(H)提高,则干燥器的热效率会(增加) , 而空气消耗量会(减少) 袆 干燥过程中预热的热量消耗随空气进入预热器的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所以干燥在任务相同的条件下(冬季)的热量消耗量大于其它季节,故预热器的传热面积应以(冬季)为计算基准。蚄  5. 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湿球温度)  莂6. 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 关(露点温度) 蒂7. ⑴绝热饱和温度 tas?是大量的循环水与进入的空气在绝热增湿塔接触时湿空气最后达到 的饱和状态温度, 它等于循环水的温度。 ⑵

化工原理 期末考试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点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9-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