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又名蓝色橡皮样球形斑综合征(BeauSyndrome),指皮肤与内脏同时出现海绵状或毛细血管性血管瘤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临床罕见,发生率仅1∶14000。从幼儿到老人各年龄段皆可发病,常于出生后或幼年期发病,但多数在出现并发症如消化道出血时才引起重视而就医。 1860年Gascoyen首次报道,1985年Beau报道了2例。由于皮肤血管畸形呈蓝色橡皮奶头状,故称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简称BRBNS,也有人称之为Beau综合征。多认为系胎儿期分化、发育过程异常或发育不全所致。多为散发,个别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与9号染色体短臂点突变有关。 ,BRBNS皮肤血管瘤100%,胃肠道血管瘤为74%,中枢神经血管瘤为17%,关节和肝血管瘤各为5%,眼内、肾、脾血管瘤各为2%。胃肠道血管瘤的分布:小肠100%、结肠74%、胃65%。国内资料显示,BRBNS皮肤血管瘤分布在躯干75%,四肢100%,%;%、%、%、食管25%。组织学表现为毛细血管或海绵状血管瘤,在真皮深层和皮下可见成团扩张的不规则血管腔,管腔内壁为增生低下的单层内皮细胞,与汗腺紧密相连。部分大血管腔隙内皮细胞增生,形成乳头状结构,突向管腔。血管壁由平滑肌细胞构成,平滑肌细胞之间混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层和细胶原纤维。血管腔内常有血栓形成,同时还可发现动静脉瘘。靠近血管腔有大量汗腺。 ~20岁,主要有3种表现:①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②蓝黑色斑疹或丘疹,压之可呈苍白色,;③乳头状可压缩的蓝黑色囊性血管畸形,质地橡皮样,可压缩,压力解除后可恢复,不能自发消退。皮肤病变直径数毫米到数厘米,随年龄增长病变渐增大,伴有疼痛或压痛,瘤体局部有多汗现象,孤立散在或数百个聚集,可见于任何部位,以躯干及上肢多见,皮肤病损一般不易出血。胃肠道损害主要位于小肠,胃及结肠少见,易出血,出血多为慢性、隐匿性、间歇性,常无明显临床征象。胃肠道病变内镜下表现以蓝紫色乳头状、丘疹样、扁平状、海绵状血管瘤为主,~,病变数目不等,可多至数十个,成为本病反复呕血、便血的原因,长期呕血、便血可致贫血、消瘦。部分病例肠道除了出血,还可发生肠套叠、肠扭转、肠梗死,引起严重的腹痛。累及肝脏者可引起肝血管瘤。少数病例若累及眼眶血管可致盲。中枢神经系统若受累则可发生癫痫,这可能与邻近血管的损伤有关。广泛性动脉血栓可造成肺动脉高压,但更为少见,。国内10年来文献共报道14例,均因消化道出血、贫血就诊,有皮肤血管瘤表现者14例(100%),胃肠道血管瘤14例(100%),肝脏血管瘤6例(%),CNS(中枢神经系统)、眼、鼻腔、脾血管瘤4例(%)。有神经压迫症状1例(%)。 ,具备以下①、②、③即可诊断:①皮肤蓝色或紫红色血管瘤,隆起或稍隆起皮肤表面,压之可缩小,去压后恢复原状,局部有多汗现象。②伴有消化道出血表现,内窥镜(胃镜、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检查发现消化道粘膜下血管瘤。③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大片相互吻合、大小不一的微小静脉构成的薄壁血腔,有时可见血栓形成、机化和钙化现象。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增殖。④MR(磁共振)可鉴别血管瘤与软组织

蓝色橡皮疱痣综合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2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