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始于怀疑终于信仰归于实用——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症验案举隅学号:姓名:张徽题记:中医学术流派及其各家学说之间的争鸣与更替之路是一条始于怀疑、终于信仰、但必须归于实用之路。摘要:柴胡桂枝汤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可表、可里、可温、可清、可升、可降、可补、可泻,用于辨治疑难杂症,屡获佳效。关键词:柴胡桂枝汤;疑难杂症。柴胡桂枝汤集“柴胡法”和“桂枝法”于一身,寒热并调,正邪兼顾。其制方立足于肝胆脾胃的脏腑功能,着眼于气血津液的盈虚通滞,用力于膜腠三焦的内外上下。由此观之,仲景之匠心独运便展露无遗。余会其意,以此方用于辨治疑难杂症,竟屡获佳效,兹以验案为证,举隅于下,以飨同道。,男,50岁,于2008年3月22日初诊。患者近一个月来,频繁在凌晨3点至上午9点之间出现昏倒而不省人事,每次都拨打120急往市医院,但各种检查均显示正常,值班医生无从下手,遂皆令回家观察。刻诊:昏倒前都会出现以胃脘部为中心的紧缩感并伴有汗出及短气,苏醒后一如常人,欲发作时急饮盐水而会稍舒,胃脘及左胁有不适感,自觉胃中似有物从左腹而下并伴有打雷声,大便首次必于五更之时且日计不少于2次而粗细不匀,小便正常,舌胖色淡苔白腻,因察动脉见关上,故追问此病由来,方知始于兄弟不和。处方:柴胡10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半夏10g,党参10g,桂枝10g,白芍10g,枳实10g,炙甘草10g,生姜5片,大枣10枚。6剂,每日1剂,水煮2次分2服。3月28日复诊,仅于昨日凌晨四点多发作一次,持续约半小时,早饭后常有困意,口干苦,舌上布有水珠,左脉较右脉为快。守上方,将柴胡和白芍用量均增至20g,另加吴茱萸5g,当归10g,细辛10g,乌药10g,香附10g,6剂,服法如前,药尽而诸症悉除。随访至今,未有复发。按:《伤寒论卷第一·辨脉法第一》[1]言:“阴阳相博,名曰动。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若数脉见于关上,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者,名曰动也。”王肯堂[2]说:“阳升阴降,二者交通,上下往来于寸尺之内,方且冲和安静,焉得有所谓动者?惟夫阳欲降而阴逆之,阴欲升而阳逆之,两者相搏,不得上下,鼓击之势,陇然而起,而动之脉形著矣。”张山雷[3]评:“此细绎动脉突然耸起之理,而想到阴阳二气,不相和同,彼此鼓击冲突,而成此形,实是气化推移必然之势,盖即王子享旧说而更畅言之,最为亲切有味。”何西池[4]说:“数而跳突者名为动,乃跳动之意,大惊之时,多见此脉,盖惊则心胸跳突,故脉亦应之而跳突也。”本例初诊即以脉为线索而审得病因,继而参合平素体质、发病时间、病变部位及舌象特点而辨为气郁湿滞证,治以柴胡桂枝汤调气行津,加黄连、干姜而有半夏泻心汤苦辛开泄之法,加枳实而有四逆散疏郁畅阳之能。复诊又更兼顾阳虚,加吴茱萸、当归、细辛而取当归四逆加吴茱萸汤散寒通滞之力,更加乌药、香附以为助。至于“口干苦”一症,实因气化不及,湿滞三焦所致。当知无热亦有口苦。,男,38岁。2008年10月29日初诊。患者于20岁左右罹患银屑病至今。期间,也曾积极治疗,却一直未能取效,终受家境所限而不敢贸然求治。近因见闻王姓病友之愈而不由心生一试之念。刻诊:全身泛发皮疹,以躯干及四肢居多,表面覆盖有肥厚的银

柴胡桂枝汤辨治疑难杂病验案举隅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1968104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09-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