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网络语言的失范与规范.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网络语言的失范与规范网络让人们的思维模式、人际交往形式、学****生活方式受到极大影响,而最突出的则是语言表达有了全新的表现形式,随之出现的网络语言失范现象,则成为语言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一、网络语言失范的主要表现文字符号化。网络环境中经常出现各类标点、符号、数字、图像等非文字形式的语言元素,而随着这些元素使用频率的增加,许多大学生则干脆将其取代文字:将一些键盘标点和符号相组合,表达相应的语言含义,传达某种情感;通过数字与文字的谐音匹配,将数字作为文字的代码,比如:88代表再见,94代表就是;通过使用英文和汉语拼音的缩写来代替完整的词句,比如:用LOL来代表英文Laughoutloudly(放声大笑),用BTW来代表英文Bytheway(顺便一提),GGJJ就是中文“哥哥姐姐”的拼音缩写,SGLM就是中文“帅哥靓妹”的拼音缩写。语句零碎化。网络环境中人们非常喜欢使用简短的词句,特别是近年来流行的一些网络信息传播工具如微博、微信等,由于对文字发布数字的限制,更使得大学生****惯了短篇幅的文字表达,比如:在微博、微信中发布个人照片或者网络图片再配以三言两语进行描述,在个人微博中用零碎的词句写日志;网络聊天软件如QQ、MSN、微信、飞信等都具有个性签名功能,很多大学生三不五时的就写下几个词或者一两句话来更新个人签名,展现自己的实时状态。用语随意化。网络是一个虚拟的平台,网络语言环境的虚拟性也难以受到日常语言规范的限制,大学生在网络中用语不顾及语法和规范,文字往往过于口语化,错字频出,语序颠倒,标点符号的使用也不够规范,甚至不使用标点符号。此外,大学生喜欢用中西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语言表达,在一个中文句子中时不时夹杂英文词汇,并以此为时尚,比如:这是what(什么)、我不care(在乎、关心)、给我look(看)一下。言论粗俗化。网络文化崇尚的是“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很多网络词汇以千奇百怪的形式出现并广泛传播,比如大学生在网络中经常使用的:偶(我)、东东(东西)、虾米(什么)、酱紫(这样子)、表(不要),一些网站、论坛、博客上也经常会有网友随意辱骂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甚至恶意诽谤他人,大学生受到不良语言环境的影响,也时常会出言不逊,脏话连篇,言辞恶劣、粗俗。表达夸张化。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十分渴望追求个性、彰显创意。网络技术本身求新求变的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能够无限制的发挥创意,特别是通过语言和文字来体现——生造一些夸张的词句,一些既有的词汇赋予完全不同的意义,如:偶像(呕吐的对象)、神童(神经病儿童)、天才(天生蠢材)、打酱油(路过凑热闹)等等。二、网络语言失范的主要原因第一、大学生个性表达的强烈需求。大学生正处于主体意识强烈的阶段,渴望个体价值得到认可,也非常渴求展现个性,然而传统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往往强调社会主流价值观与既定言行规范,这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网络语言环境的开放性、随意性、非规范性,则更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凸显个人价值观、彰显个性的强烈需求,他们在语言上打破规范的框架,想说就说,无所顾忌。第二、网络技术发展的负面效应。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还未普及实名制上网,只需要用网名就可以在网络中掩盖自己的真实姓名和身份,因此责任意识受到冲击,不必担心自己的不当言行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由于网络技术的便捷性,使得网络信息的传播强调短

网络语言的失范与规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xidong_01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19-09-1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