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漫谈历史研究与实物、文献、调查和实验的结合宁可【专题名称】历史学【专题号】K1【复印期号】2012年03期【原文出处】《文史哲》(济南)2011年6期第68,76页【英文标题】binationoftheRelic,Documents,InvestigationandExperimentwiththeHistoricalResearch:Startingfromthe"MethodofDualEvidences"【作者简介】宁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北京100048)。【内容提要】传统的历史研究多依赖于文字史料。除此而外,出土实物、实地调查皆可与文字史料相参证;还可采取实验的手段,在某种程度上重新演绎历史活动。【关键词】历史研究/文献/实物/考古/调查/实验EE4371UU8669602历史研究要凭借史料,传统的也是最重要的史料是文字史料。但是,“文献不足征也”。王国维晚年总结治学经验,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说明了文献与出土的地下材料相结合对于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古史,最为纠纷之问题,上古之事,传说与史实混而不分,史实之中,因不免有所缘饰,与传说无异,而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在中国古代已注意此事。„„至于近世,乃知孔安国本《尚书》之伪,《纪年》之不可信,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亦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苦于古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因得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王国维运用“二重证据法”的重要贡献,从他的《殷卜辞中所见先王先公考》等论著中可见一斑。但他所注重的地下材料其实是专指出土实物上的文字,即青铜器、甲骨、敦煌写本、汉晋简牍上的文字,而不及未见文字的地下实物,这和他所谓的“纸上之材料”外的“地下之新材料”不免有相去一间之憾。一出土的地下实物其实是真实的、直接的、原始的、本来的史料,但也有很大的局限,那就是它只是僵化、物化的人类活动。它本身蕴藏了过去大量的人类活动的信息,但凭本身形式,直接地直观地传达出来的并不多。像它所蕴蓄的关于人物、事件、社会组织、社会关系、人们的思想等等信息就是如此。在这一点上,它不如文字史料(包括语言和图像)。文字史料是经过人们的意识处理过的历史信息,实的虚的、具体的抽象的、个别的综合的都有,实物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我们要了解和深入了解实物所蕴藏的更多的更深入的信息,还必须借助相关的语言文字图像,当然,也确实需要借助于原有文献上的记录,以期相互印证。实物上如果有文字图像,那情况就好多了,这时的实物就具有实物和文字图像的双重史料的功能。像中国先秦时期的古青铜器,如果上面有铭文,不仅可以落实其功能,如礼器、酒器、食器、兵器、明器等,还能从中得知是何人何地何时为何制作了这件铜器,是为自己使用,为了祭祀,还是赠人;甚至获知当时的一些重要史实,像大盂鼎铭文中所记的打仗***俘人的事,就是了解西周社会的极重要的第一手史料。没有这个铭文,大盂鼎仍不失为珍贵的实物史料,但其史料价值便将大打折扣;有了这个铭文,就有了关于大盂鼎的故事,亦即有关的人的活动。这是没有铭文的鼎彝所做不到的,或者那只是其中有关人的活动的一小部分(如铜器制作的原料、铸造技术、铜器的形式等等)。有些实物如写卷、甲骨、绘画、雕塑等基本上就是文字图像史料,它们的质地、制作技术、书写方法等史料价值反倒成为第二位的了。要更多、更好、更深入、更确切地发掘出实物所蕴藏的历史信息,往往还要靠实物以外的文字语言符号、图像材料作为参证。这种将文献记载和实物互相参证的做法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不胜枚举。钟磬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乐器,所谓“金声玉振”。但其编制即编钟编磬是怎样的,又是如何演奏的,文献记载阙如,或佚失不详或不清楚,而以往出土的钟磬又都属零散的个别的实物,只是到湖北随县春秋曾侯乙墓出土了整套的编钟编磬及悬挂的架子簨簴,以文献和考古实物相印证,我们才弄清了这种乐器的真貌,并可再度用它演奏乐曲。过去在汉墓中经常见到零散玉片或石片,不知是作什么用的。直到发掘了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墓,出土了包覆在尸体外,以金丝连缀玉片作成的完整的尸衣,与文献相印证,才知这是文献所载的贵族葬法中的“金缕玉衣”(后来还发现次级的“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丝缕玉衣”)。北京大葆台汉墓棺椁之外覆盖的那层厚实的方木,与文献相参证,才知道是过去文献中弄不清楚的“黄肠题凑”、“西园秘器”。像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幅覆盖于棺盖上的长约

从“二重证据法”说开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