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文学论文-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回忆在诗歌创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审美意义。西方美学高度重视回忆对诗的本源意义,而中国古典诗词则是以其丰富性的回忆性的意象成就了东方诗美的神采。一、回忆:“缪斯的母亲”本文所言之“回忆”,并非是在心理学角度上的概念,而全然是审美意义上的追寻。回忆,在西方艺术哲学中甚至具有了艺术本体的意义。海德格尔把回忆作为诗的本源大加称颂。在海氏看来,回忆不是一般心理表象的召唤与聚集,而是思的聚合。回忆是对被遮蔽的东西的敞开,是回归“家”的审美之途。海德格尔对“回忆”的本体论阐释,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西方美学中高度重视回忆的传统的存在主义化。西方美学中最早高扬“回忆”的是古希腊的伟大哲人柏拉图,他把诗的灵感释为“迷狂”,又把迷狂规定为“回忆”。“回忆”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是至关重要的。近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些著名哲学家也都从他们各自的哲学思想体系出发,高度重视阐扬回忆在审美思维中的重要地位。如叔本华把回忆作为客观的观赏指出其审美维度的幻象特征。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在其诗性思维的研究中亦十分重视回忆的重要地位,把回忆作为审美想象的基础。伏尔泰也把回忆视为如想象一般重要的诗的品质。尼采则认为,回忆是对全部沉醉体验的无限美妙的召回。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尧斯则认为回忆对于审美经验来说,是极有用的助力。而在海德格尔那里,回忆更是根本的艺术体验。西方这些著名的美学家、哲学家对回忆的深刻论述,充分说明了回忆在审美创造中的重要地位。在海德格尔看来,回忆乃是艺术的本源,也是一种至高无上者的“道说”。也可以说,这是西方美学中对于回忆的最重要的定位。二、中国古典诗词中回忆的存在形态中国古典诗学中鲜有有关回忆的理论表达,但在古典诗词创作中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诗中的回忆首先是一种审美化的情境或者说是直觉的审美体验,而非逻辑的、概念的。这种情境或体验,或是个人的亲历,或是历史的呈现,但都是镜像式的,它带着感性的、活生生的、充满情感的特质,是过去通往今天和未来的连结点。诗词中的回忆大致可以分为个人亲历性的与历史积淀性的两大类。从审美创造的主体角度而言,前者可以说是单主体的,而后者则可以说是主体间际性的。个人亲历性当然是指诗人(单一的审美主体)在诗词中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情境、事件或者是与诗人直接相关的人物通过回忆呈现在诗词的意境之中,成为读者阅读时的观照客体,这种体验是诗人作为单一的审美主体所独具的,是他者所不可能具有的,有着很强的个性化色彩。历史积淀性则是诗人将并非诗人亲历的、而是历史上的人物、事件通过回忆的方式,以感性直观的样态呈现在诗词的意境之中,给人们以带有历史感的审美领悟,这多半存在于怀古、咏史诗词之中。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个人亲历性回忆的一种情形是过去的情景与当下的情景叠印交织在一起,过去的情景就呈现在当下的情景之间,这就使诗词的审美境界的空间感和时间感都有着延展性。诗词中的回忆,另一种情形是将往昔的情景与现在的生存状态分别以完整的意象化方式并置在一起,从而形成情感与心态的明显反差,大大增强了读者阅读时所产生的审美感受的复杂度与对比度。在个人亲历性的回忆之中,更多篇章是对人的怀念。这些篇章充满了非常浓厚的感情色调。历史积淀性的回忆之作所忆的情景并非诗人亲历,这类作品也许没有前类诗那样浓挚的个人情感,但却有着更多的历史性领悟与反思,诗人在这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回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696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