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育人,教书的“催化剂”.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总第92期General,,在某中学发生了一起师生严重对峙的事件。起因是有个女生多次旷课,当班主任(女)批评她时,这个女生用很难听的话骂了教师,女教师也用同样难听的话“回敬”了这个女生,后来发展到了师生二人在教室激烈对骂的地步。此时,班长(男)动手打了这名女生,教师居然未加制止。事件在全校师生当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令人深思。细加分析,事件的发生,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至少暴露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我们没有把握和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其二是教师的师德修养不高,直接影响了育人的质量,类似的事件应该说是具有典型性的。孔子提出要“博学于义”,也要“约之于礼”。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这些名言给我们道出了教书育人的真谛。然而,这些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书和育人常常被割裂开来,育人被单纯的教书代替了。很多学校和教师把抓智育、抓成绩和升学率当作不可忽视的硬任务,而把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试想:一所学校如果德育工作没有抓好,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成绩固然不错,但是思想品德差,心理素质差,对社会又有什么益处呢?显然,这样的教育是与国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方针背道而驰的,与创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相离甚远。所以,育怎样的人,怎样育人,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对于“育怎样的人”这个问题,我们都是有明确认识的,那就是着眼于提高国民素质,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建设者。“怎样育人”,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用老一辈教育家徐特立的话说,“我们要做经师,更要做人师。”教书和育人本来就是不可分割、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教书就是为了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育人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育人,更是教书的“催化剂”,也才能使教书、育人互相彰显,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发展的良性循环。这里结合实际,就学校“育人”问题,谈几点看法。精心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古人云:“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力因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事实上无论教师愿不愿意,情感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设计情感目标作为一种“有意识”的教学行为,把隐性的非智力因素展示为“显性”的非智力因素,就会为每一节课堂教学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情感目标,或许会为那些令教师一筹莫展的学生不良****惯和行为找到矫治的对策和方法。,便于理解和记忆。最高明的教学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会用最简练的语言描述教学目标,本身就是对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科学判断。教师由此提纲挈领直入主题,为课堂教学指明方向,学生可以目了然、记忆深刻,为学****内容找到努力的捷径和正确的方法。比如六年级语文朗读课《狱中联欢》的教学目标:①指认生字(认知);②正确流利地朗读(能力);③领会先烈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斗争艺术(情感)。八年级物理《电流的强弱》一课的教学目标;①在观察基础上说明并联与串联对电流的强弱有什么影响(认知);②正确解读电流表的读数(能力);③学会电流表的连接方法(能力);④集中精力仔细观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要有完成学****任务的信心(情感)。。避免使用“掌握”、“通过”、“熟悉”等无

育人,教书的“催化剂”.pdf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