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弹性流体微尺度流动特性的研究.pdf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8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9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内图书分类号:O373, 学校代码:10213 国际图书分类号:530 密级:公开工学博士学位论文粘弹性流体微尺度流动特性研究博士研究生:李小斌导师:李凤臣教授申请学位:工学博士学科、专业:工程热物理所在单位: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答辩日期:2012年3月26日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O373, .: 530 Dissertationfor the Doctoral Degree inEngineering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OF MICROSCALE FLOW OF VISCOELASTIC FLUIDS Candidate: LiXiaobin Supervisor: Prof. Li Fengchen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Doctor of Engineering Speciality: EngineeringThermophysics Affiliation: 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ate of Defence: March, 26 th, 2012 Universit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摘要-I- 摘要随着现代制造技术和工艺向着微观领域的快速发展,研究者的注意力转向了潜力巨大的微纳尺度流动现象和微纳尺度元器件,尤其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的发展,开辟了微小尺度流动与换热的新领域和新阶段。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微流控开展大量的实验和模拟工作,不仅认识了许多奇特的微尺度流动现象,也开发了微尺度领域的新制造技术,例如软光刻技术。然而,对微观流动如微液滴生成和微纳连续流动,尤其在引入流体粘弹性后,仍然存在许多机理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目前,大多数微尺度流动控制的流体介质都使用牛顿流体,并已经取得很多成果;由于粘弹性流体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如人体体液就是一个粘弹性流体和微尺度的环境,对粘弹性流体在微尺度环境中流动能使我们加深对生物流体行为的理解,并正确指导各种涉及流动混合、分子检测、试剂反应、气泡/液滴融合等的物理化学过程。另外,研究由流体弹性诱发的混沌流动能对惯性湍流中Batchelor流态下流场信息提供参考,并考察被动标量结构在流动混合中的演化,为混合的基本原理增加深刻认识。本文针对微流控中液滴流动和连续流两个基本问题,从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变流体性质角度出发,进行了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实验中首先对流体物性、表面性质和扩散特性等进行了测量,采用适合的流体搭配进行了牛顿流体和粘弹性流体的液滴生成实验,并用不同浓度的粘弹性流体在四种不同的微通道中进行了流动混合实验。为了佐证实验并理解实验无法获得的细节信息,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牛顿流体液滴生成进行了研究,主要关注于T型微通道入口附近的压力和速度变化,并引入润滑理论对液滴脱离前绕液滴的压力变化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液滴生成中的各种作用力相互关系。最后利用直接数值模拟(DNS)对弯曲通道内流体混合中的标量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微液滴的生成研究中,分别分析了牛顿流体-牛顿流体系统和牛顿流体-粘弹性流体系统。在牛顿流体液滴的发生形态上,实验和数值模拟都发现了四种不同的流动模式,前三种对应于被很好定义的推挤(Squeezing)、滴落(Dripping)和射流(Jetting)模式,发现第四种平行流态是射流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II- 的发展,主要发生原因是毛细不稳定性。通过分析液滴头部的几何参数,分析了液滴在Squeezing和Dripping这两种较稳定模式下体积增长和流场、压力变化的关系。数值模拟的结果给出了T型口附近局部压力和速度变化, 和润滑分析对液滴内循环的结果一起,发现微通道内液滴串的存在使得流动的压力降大大增加。对于粘弹性流体液滴生成,在常规界面张力条件下研究了液滴融合条件、韧带拉伸和Hencky应变,发现韧带拉伸具有线性拉伸区近似线性快速拉伸区两个过程;在超低界面张力的条件下,发现了液滴生成的一种新模式——液滴破碎,并对液滴破碎的动力学特征过程(锥角形成)、弹性作用过程(韧带抽出并拉伸)和界面不稳定性过程(毛细不稳定性)三个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粘弹性流体连续流动对标量混合研究中,通过统计矩的计算分析了粘弹性流体Batchelor流态下混合速度和混合时间,发现各阶矩皆呈现指数形式的衰减;基于标量能谱在波数空间的衰减情况和标量结构函数的分析,发现了标量在大尺度上的“猝发”现象,这种猝发现象是由于近壁

粘弹性流体微尺度流动特性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33326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