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黄河象]教案1.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黄河象]教案1《黄河象》教案教学目标一、,正确认读本课5个生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二、,学****有条理地讲述事件。。三、、爱科学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黄河象骨骼化石的有关情况以及科学家对这具化石的来历的想象;了解黄河象化石被发掘的情况。,学****有条理地讲述事件。。教学方法自读感悟小组合作学****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图片课件学生准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自然博物馆吗?那里有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那么这具象化石是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它的来历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学****第23课《黄河象》。(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1)学生独立阅读,扫除生字障碍;读准字音,拿不准的可查字典或请教同学和老师。2)画出带有生字的生词,反复的读一读并试着理解。3)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将易错的字、词积累在”纠错本”上。(2)开火车分段检查朗读。(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化石、炙烤、尾椎、下颌等词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同学间互助等方法自主解决。(4)认读生词(采用自读、指读、开火车读等方式)骨骼假想惊恐挖掘陈列骨架推想惊奇开掘陈设有气无力一动不动呆立不动昂首阔步[设计意图]:难认而又不知其义的生字词是学生认读、理解文章的障碍,只有把这一环节砸扎实,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才可能美读,从而享受阅读。(5)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呢?这篇课文讲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它是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科学家依据象化石假想了它的来历。[设计意图]:默读课文,整体感知,锻炼学生总揽大意、获得直觉、捕捉感受点的能力。,品味文本(1)让我们再次用心地细细品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是从课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画一画,读一读,也可以和小伙伴说一说。(2)全班交流:预设(1)(1自然段)“在北京自然博物馆的大厅里„„一头大象昂首阔步向前跑。”静静地读第1自然段,边读边想:从这些语言中你了解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讨论的重点句子:A这具大象骨架高4米,长8米,除了尾椎以外,全部是由骨骼化石安装起来的。B前端是三米多长的大象牙,接着是头骨和下颌,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C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四厘米长的末端趾骨也没有失掉。D古代黄河象的骨架能够这样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象化石的发现史上是很少见的。朗读体会特点。师问:你觉得它有什么特点?(学生:高大完整。师归纳板书:骨骼样子高大完整)齐读这些语句,再次体会黄河象化石的特点。[设计意图]:这一自然段是对这具黄河象骨骼化石的基本情况的介绍,要引导学生感受它的高大与完整的特点。预设(2)(6自然段)“1973年„„可推想出它死后没被移动过。”从这些语言中你知道了关于黄河象的哪些内容?(黄河象化石被发现和挖掘的过程)1)师问:这具象化石是如何发现并挖掘的?[学生:1973年甘肃(发现挖掘)]。2)此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学生:化石的发现——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时样子。教师归纳板书:发掘化石)3)象化石被挖掘出来时是什么样子的,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学生:在第6自然段的第4句。)4)待学生找到后,师出示句子,生齐读这句话。师板书:斜插沙土脚踩砾石。[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培养了学生学科学、合理想象的能力。小结:文章开头向我们介绍了象化石的特点和样子,结尾介绍了象化石的发掘和刚发掘出来时的样子,那么读了中间部分你又知道了什么呢?(生答: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的来历。)师板书:假想来历。预设(3)(2-4自然段)“科学家假想这句黄河象的来历„„大河又从老象安息的地方流过。”1)师问:什么是假想?生答:假设、想象。2)对于发生在几百万年前事,我们现代人根本不可能亲眼所见,也不可能找到现成的资料查

语文冀教版六年级下册[黄河象]教案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