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诗歌的感发(1).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歌的感发(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物象的感发) 1、授课班级:全校04、05、06级各专业2、使用教材:(1)自编讲义(2)曹保平主编《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2版(3)朱光潜著《诗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王力著《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3、授课时数:4课时4、先修课程:大学语文5、授课内容:第一节自然界物象的感发(1)春风、春雨(2)秋月、秋蝉(3)夏云、暑雨(4)冬月、冰寒6、课时分配:授课内容共4点,各用1课时。7、教学设想:此节所讲内容为学生第一次接触,且多为古代文学理论,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责任就是通过课堂讲授,并辅之以具体作品而让学生理解掌握,故用4课时来讲解;学生如想作进一步的了解,可课外阅读古代文论原作及有关文论讲解的学术文章。此节授课内容很重要,学生如不能真正理解,后面的内容则难度更大。8、教学方法:因所讲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故而授课内容则重叙述,辅之以分析,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课堂上引入文献资料,以古人的理论来印证讲课内容,扩大学生的信息量,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查寻资料.。学生应课外阅读学者有关的古代文学理论的专著、论文,结合古典诗词原作,以便较为准确地理解此节内容。课外阅读书目见下:[1]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2]叶嘉莹著《好诗共欣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张怀瑾著《文赋译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4]日·吉川幸次郎著《中国诗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思考练****题:(1)试分析说明“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的意思。 (2)“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说明了什么? (3)就你阅读过的古典诗词中试举例说明诗人所受到的“春风春鸟”的感动。 (4)试体味分析李商隐《咏蝉》诗寓托之意的表现手法。 (5)诗人为何要心动?为何要保持一颗对外敏感的心灵?(6)由自然界物象的感发,谈谈你对“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唯一的源泉”这一命题的理解。9、教学步骤:(1)导语:回忆上次课的主要内容;(2)导入此次授课内容;(3)按照授课内容依次讲授。10、教学目的:通过此四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情感与自然界物象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诗人创作动力的源泉有一个全面而清楚的认识,以便能更准确地赏析古典诗词。11、教学要求:应认真阅读有关古典诗词理论的文章,并辅之以具体的古典诗歌作品,以便更好的理解此章内容;课堂上作好笔记。12、教学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诗人情感的触发与自然界物象之间的密切关系。13、教学难点:自然界物象何以能够感发诗人的情感。14、教学手段:本人以为,文学类课程的讲授,不宜多用多媒体,这不利于学生的积极思考,故而本课程主要以教师的讲述和板书为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15、课堂提问:(1)什么是自然界物象?请举例说明之。(2) 为何春之物象使人喜,而秋之物象使人愁?(3)就课堂所例举的杨万里诗与杜甫诗,谈谈二者的区别。(4) 什么是“感发的生命力”?16、作业布置:思考练****题中的第3、5题。 第三章诗歌的感发 第一节自然界物象的感发上一次谈到诗歌的作用时,曾引用过一段文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大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说

第三章----诗歌的感发(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