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区域化党建的空间结构与分布方式研究.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区域化党建的空间结构与分布方式研究.doc区域化党建的空间结构与分布方式研究区域化党建的空间结构与分布方式研究收稿日期:2013-06-17作者简介:程勉中(1954-),男,江苏无锡人,江南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江苏无锡214122*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具有新苏南模式区域特色的统筹城乡党建工作一体化新格局研究”(批准号09BDJ02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社会转型时期城乡空间融合特征的新变化,要求党建工作从空间结构与分布方式上作科学规划与调适,形成开放互通的区域化党建结构体系。从苏南区域化党建的实践考察,这主耍包括四个层次:在市和县(市)、区层面抓好规划布局,形成城乡党建统筹协调体系;在镇(街道)和园区层面落实推进基层党建责任主体,构筑整合党建资源的节点辐射平台;在行政村和社区层面搭建基层党建新载体,做好“社会人”与“组织人”之间的协调连接;在延伸到“片区”的空间层面,强化党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凝聚社会的能力。[关键词]党的建设;区域化;空间结构;分布方式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3)06-0009-04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相契合,直接影响着党建任务的顺利实现。因此,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必然要求打破地域条块分割、建制束缚和行政壁垒,统筹规划区域党建空间分布方式。从全局出发,对区域化党建的空间分布方式进行科学规划,耍求各级党组织在工作中特别重视完善并优化区域党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组织机能,创新区域化党建的空间运行机制与联动模式,积极主动地调控城乡基层组织的结构关系,充分运用城市基层党建辐射带动力强的优势,加大城市对农村基层党建的支持和服务,以此引导和调控区域党建协调发展,形成开放互通的区域化党建结构体系。一、城乡空间的融合与整合(一) 城乡空间融合的基本特征城乡融合发展是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也是城乡空间结构再组织的过程。它通过一系列产业结构转化使城乡地域空间达到高水平的结合,使城乡在经济上达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有机联系,在社会管理、文化和精神文明上城乡人民可以共享区域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社会财富,在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上达到和谐共融[1]。城乡空间融合主要可归纳为七个方面的特征:在经济上,建立起比较现代的产业制度,产业划分不再带有人为的城乡地域特性,形成统一的产业、行业市场;在城乡物资双向交流中,表现出更加广泛、深入的市场经济活动;在文化教育领域,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趋于兼容和融合,教育公平得以提升;在政治上,城市与乡村形成互为平等的政治格局;在社区发展建设中,乡村向社区化的转变取得明显进步;在社会就业机制中,建立起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在社会保障和关怀上,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2](P116-118)。城乡空间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是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文化、教育、城乡建设、政策体制等方面逐渐协调与融合发展的过程。城乡空间融合是城乡空间关系发展的过程,更是城乡空间关系发展的理想状态。从空间形态角度看,城乡空间融合可以理解为一个空间系统,即“城乡空间融合系统”,指在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城乡一体化的空间状态。城乡空间融合的内涵表明城乡还存在着差别,是在差异基础上的城乡多方面、全方位的整合,促使城乡协调发展。(二) 城乡空间整合与城乡空间布局的协调发展城乡空间整合就是对城乡空间系统、构成要素及其要素结构系统

区域化党建的空间结构与分布方式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