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1年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一个分支,是一门试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功效为研究对象。生理学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效发生机制、条件、机体内外环境中多种改变对这些功效影响和生理功效改变规律。二、内环境和稳态概念(1)内环境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和之进行物质交换环境,关键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个动态平衡。细胞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常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停破坏和不停恢复过程中维持和进行。三、人体生理功效三大调整方法?各有何特点?,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调整。特点是正确、快速、连续时间短暂。2、体液调整体内产生部分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经过体液路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一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功效起到调整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本身对刺激发生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整幅度小。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规律性反应。五、正、,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作用。正反馈通常反馈信息和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同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作用。第二章细胞基础功效一、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从能量角度来看,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经过细胞膜,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经过细胞膜耗能转运过程。这里,电—化学梯度包含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1、细胞膜转运物质方法及其各自特点归纳以下:表2-1细胞膜转运物质方法及特点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物质O2、CO2等GS、AA、Na+K+Na+ K+Ca2+大分子或团块方向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靠细胞膜运动出入细胞膜蛋白不需膜蛋白帮助须膜蛋白帮助载体、通道须膜蛋白Na+-K+泵不需膜蛋白帮助耗能不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消耗ATP消耗ATP转运特点①脂溶性及小分子物质②顺浓度差③不耗能①特异性②饱和性③竞争性抑制①逆浓度差②靠泵蛋白③消耗能量出胞:激素分泌                递质释放入胞:吞噬细菌、异物二、)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含有发生反应能力或特征称为兴奋性。2)可兴奋细胞:神经、肌肉、腺体三种组织接收刺激后,就能快速表现出某种形式反应,所以被称作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在近代生理学中,兴奋性被了解为细胞在接收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能力,而兴奋就成为动作电位同义语。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作电位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兴奋性高低指是反应发生难易程度。2、引发兴奋条件l刺激概念:刺激是指能引发细胞、组织和生物体反应内外环境改变。l阈强度、阈刺激概念当一个刺激其它参数不变时,能引发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需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简称阈值。衡量兴奋性高低,通常以阈值为指标。阈值大小和兴奋性高低呈反变关系,组织或细胞产生兴奋所需阈值越高,其兴奋性越低;反之,其兴奋性越高。刺激强度等于阈值刺激称为阈刺激,高于阈值刺激称为阈上刺激,低于阈值刺激称为阈下刺激。阈下刺激不能引发组织细胞兴奋,但不是对组织不产生任何影响。l刺激引发组织兴奋必需达成条件刺激除能被机体或组织细胞感受外,还必需是阈刺激。假如刺激强度小于阈强度,则这个刺激不管连续多长时间也不会引发组织兴奋;假如刺激连续时间小于时间阈值,则不管使用多么大强度也不会引发组织兴奋。3、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改变怎样?l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改变总结表2-2组织兴奋恢复过程中兴奋性改变分   期       兴奋性         机   制特 点绝对不应期       降至零   钠通道激活、失活任何刺激不兴奋相对不应期   渐恢复   钠通道部分静息阈上刺激可兴奋超常期           >正常   大部分静息阈下刺激可兴奋低常期           <正常   膜内超极化 阈上刺激可兴奋l绝对不应期存在意义:绝对不应期连续时间相当于前次兴奋所产生动作电位关键部分连续时间,绝对不应期长短决定了两次兴奋间最小时间间隔。细胞在单位时间内所能兴奋次数,亦即它能产生动作电位次数总不会超出绝对不应期所占时间倒数。4、试述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1)静息电位概念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平静状态(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差,又称跨膜静息电位。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分布和运动是细胞生物电产生基础。静息电位也不例外。:①

2021年专升本生理学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00 KB
  • 时间20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