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博物馆设计.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项目名称:
加拿大战争博物馆
设 计 人:
Moriyama & Teshima / Griffiths Rankin Cook
建造地点:
渥太华,加拿大
项目类别:
公共建筑
设计说明:
  这座长达300米的博物馆是为了纪念18世纪中期英法战争中的幸存者和加拿大重建而建造的。建筑的屋顶种满了野草和野花,隐喻战胜绝望与恐惧的大自然的生命力,博物馆位于加拿大城市生活的两面——日常的城市和壮阔的大自然——之间,当人们站上屋顶,眺望东侧的城市天际线和北侧田园诗般的渥太华河时,更能体会到这种平凡与超凡的对比带来的冲击力。建筑的两个主要入口位于贯穿建筑的门厅两端,一端面向河滨,另一端向集会、表演等公共空间开放。入口大厅低矮的顶棚给人一种特殊的张力,它同时也可以作为可容纳600人集会的大厅。博物馆的平面布置十分简单,展厅和行政设施位于入口大厅的东侧,拥有室外庭院的咖啡厅、商店、报告厅、自修室和图书馆位于其西侧。纪念大厅内部的墙面被覆以用于原博物馆建筑外立面的铜皮,创造出一种静谧庄严的展示气氛。
项目名称:
天津自然博物馆
建造地点:
中国天津
项目类别:
公共建筑
建筑规模:
总建筑面积:12000m2用地面积:20000m2基底面积:
设计说明:
    一、总体布局: 该工程系在原自然博物馆旧址上新建,场区面积2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包括陈列馆、藏品库、办公楼、地下自行车库等项目。 根据博物馆使用功能及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景观等综合因素,将陈列馆主入口设在基地北端,使主入口与城市干道联系便捷,人流车流组织顺畅。新馆的场区环境设计着意于人与自然的结合,突出自然景观对人的感染力,进入博物馆之前的城市交通干线,也是博物馆最重要的"景观线”,设计中将至高点的中心展厅主轴线穿过主体雕塑与城市交通干线相结合,使观众在入馆前行进中感受到富于变化的建筑造型,有步移景异之感。
    二平面设计: 新馆建筑的平面采用"天圆地方"之说,其平面中"圆"即为1000平方米的中心展厅,其"方"则由9个基本展厅组成。设计将中心展厅置于整体建筑的主导位置,通过顺应地形布置的圆弧序厅,将观众自然引至中心展厅。直径32米的中心展厅主要展示大型的恐龙及黄河象标本,在这样超大空间中设计了一个从首层通至二层的半圆形坡道,创造了一个立体化的观展路线,观众顺坡面上可以从不同的高度层面、不同的视角观赏高耸的恐龙化石,而坡道又与延伸大厅内的挑台构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变化,和丰富的光景效果,宽敞明亮的中心展厅充满生机活力,与中心展厅相连的九个展厅,围绕着一个内庭院形成一个顺时针的观展路线,×
9米的栓网,展示空间可分可合使用灵活性大且有效到缩短了线路,陈列馆的内部设计力求为观众创造舒适、宜人的参观环境,便捷顺畅的观展路线,并为残疾人及老年人设有专用坡道、电梯、卫生间等设施。
    三,外型设计: 陈列馆的外型设计同样以圆与方为构图母体,中心展厅采用乳白色金属壳体与呈灰色的玻璃半球体的吻接造型,形成"海贝含珠"的建筑外观,喻意人类面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必然以及反朴归真的创作理念。建筑具有强烈的雕塑感与标志性,石塑墙位于陈列馆主要入口的左侧,石雕采用跨时空的手法,刻画了人类从远古时期至文明时代漫长的历史变迁,石雕墙的弧面导向使室内外的展线融为一体,一气呵成,陈列馆的外窗采用折线型,既可获得丰富的光影效果,又避免了阳光对展品的直射
项目名称:
消防博物馆
设 计 人:
吕丹
建造地点:
中国
项目类别:
公共建筑
设计说明:
方案一设计构思: 容器——将建筑功能集中于方形体量中,建筑成为防火防灾各种展品的容器,突出其博物馆的功能。 开放——建筑一层顶为大台阶,二层架空,西侧护城河及绿化广场的景观可完全渗透到建筑中。大台阶东侧可看到大观园的景观,并形成向市民开放的文化场所。 水火——建筑以巨型立方体表现其博物馆的性格,充分体现其力度感,表达人定胜天的气魄。同时用不规则线条表达水与火的交融,体现防火防灾的主题。方案二设计构思: 扭转——将长方体一角向上扭转,形成建筑的基本体量,低的部分靠北侧,高的部分在南侧,以避免对北侧住宅的遮挡。 动感——由矩形体量变化到扭转的体量,由直线条上升为曲线型,产生了强烈的动感。 吸纳——建筑入口处深凹,把广场与绿化吸入建筑,表达向市民开放的构思。 水火——高处扭转体量采用玻璃幕墙作为主要外饰材料,低部矩形体量采用红色石材为主饰面,两种材料以格网形式互相穿插、渗透,并在中央部分交融,形成了水与火的象征,引喻防火防灾的动态过程。 具有原创性。

博物馆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986 KB
  • 时间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