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灾难性天气干旱.ppt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灾害性天气——干旱小组成员: 周爱梅 12209115 林楠 12209117 程峰 12209126 徐文景 12209121 灾害性天气灾害性天气是指对人民生命财产、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资源环境造成危害的天气。主要包括干旱、暴雨、大风、热带气旋、沙尘暴、冰雹、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霜冻、降雪、雾等。灾害性天气( severe weather )灾害性天气中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而且属于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因此灾害性天气种类繁多,不同地区又有很大差异。灾害性天气是造成气象灾害的直接原因。研究灾害性天气的形成机理和变化规律,监测灾害性天气形成发展过程,是进行气象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的基础。干旱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干旱主要是在高气压长期控制下形成的。高气压常占据很大的空间,故干旱往往波及广大地区, 即所谓“干旱一大片”。季风反常,是造成我国干旱的主要原因。 Drought 分类 :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 16 至 30 天、夏季 16 至 25 天、秋、冬季 31 至 50 天。中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 31 至 45 天、夏季 26 至 35 天、秋冬季 51 至 70 天。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达 46 至 60 天、夏季 36 至 45 天、秋冬季 71 至 90 天。 特大旱:连续无降雨天数,春季在 61 天以上、夏季在 46 天以上、秋冬季在 91 天以上。空间分布特征 1、干旱的地区分布特征(1)东北干旱区:该区纬度高,气温低,农作物生长期较短,因常受低气压影响,降水较稳定,干旱发生频率相对低些,多数年份干旱属于一般性干旱。(2)黄淮海干旱区:本区降水较少,变率大,是我国最大的干旱区, 干旱发生次数也居全国之首。(3)长江流域及华南干旱区: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和福建、广东、广西的大部地区干旱次数多,广东东部沿海和福建南部沿海最多。(4)西南南部干旱区:云南省的中部和北部、四川的西昌以南地区干旱次数较少。 2、干旱的时间分布特点(1)东北地区的春、夏旱( 2)黄淮海地区的春夏秋旱(3)长江流域的夏秋旱( 4)华南的秋冬春旱( 5)西南南部地区的冬春旱全世界受灾情况据资料显示,已列入“世界 100 灾难排行榜”的 1199 年初的埃及大饥荒、 1898 年的印度大饥荒和 1873 年的中国大饥荒都是因为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全世界本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旱灾高居首位,有 5 次,它们是: 1920 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 40 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 2000 万,死亡 50 万人。 1928 — 1929 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 940 万人受灾, 死者达 250 万人,逃者 40 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 30 多万人。 1943 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 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 15 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 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 350 万人。 1968 — 1973 年,非洲大旱。涉及 36 个国家,受灾人口 2500 万人,逃荒者逾 1000 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 200 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 150 万。在以上 5次世界性特大旱灾中,我国占有 3次, 均发生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 50 年来我国“十大灾害”之列。第一次是 1959 — 1961 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 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 1960 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 1000 万人。 第二次是 1978 — 1983 年,全国连续 6年大旱。累计受旱面积近 20 亿亩,成灾面积 9. 32 亿亩。持续时间长,损失惨重,北方是主要受灾区。

灾难性天气干旱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758451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