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 M2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 货币供应量是宏观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变量, 但影响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比较复杂。将实证分析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原因, 包括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总储蓄率居高不下、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以及国家债务负债程度等, 从而更为有效地把握宏观经济形势, 理解货币政策变化以及判断金融市场走势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货币供给;多元线性模型;金融市场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 2013 ) 08-0103-02 一、对 M2 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1997 年版的《统计手册》规定, 各国在编制货币供应量时, 主要考虑的应当是本国经济、金融特点。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共有三个层次: 第一, 流通中的现金 M0 ,即现金;第二,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M1=M0+ 企业活期存款+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农村存款+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其所反映的是现实的购买力; 第三,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M2=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 信托类存款+ 其他存款,另外, M2 不仅反映了现实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购买力。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增长, 我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 M2/GD P 在改革期间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 1978 年这一比值仅 ,到 201 1 年增长为 。 33 年来, M2/GDP 增加了 倍。相比于国外,印度的 M2/GDP 在 1988 年为 ,日本为 ,美国为 ;到 1999 年印度为 ,日本为 ,美国为 。相比之下,我国的 M2/GDP 过高且增长速度惊人。理论方面, 大多数学者认为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因素有所不同。笔者从较为细化的方面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第一, 货币的流通速度。从国民收入货币化的角度来讲, 分为货币化国民收入与非货币化国民收入。货币化国民收入的经济体吸收货币的能力较强, 因此一定的货币供给量下, 货币流通速度较慢。相反, 在货币化程度较差的经济体下, 同等货币供给量下吸收货币的能力较弱, 也就是货币流通速度较快。我国之所以货币供给长期高于 GDP 与物价增幅之和而没有造成潜在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原因就是货币化程度较高[1] 。第二, 中央银行的货币回笼政策。当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所需要的货币量时, 政府会通过货币回笼将剩余的货币流回到中央银行, 从而使货币供给与需求相适应,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通过货币回笼的变化,可以探知当期的货币供给量是否符合市场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三, 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货币不再只流向商品市场, 也向股票市场流动。而从经济学的一般原理来讲, 货币供应量会通过一定机制传导到股票市场, 如中央银行通过调节准备金控制货币供给量, 从而影响到整个金融机构。当货币供给量增加时, 人们持有的货币就会增加, 相对于股票来说, 持有股票的收益会更大, 从而将货币市场的货币挤入股票市场, 促使股价上升。另外, 货币供给量增加后导致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居民收入增加,通过乘数效应, 股票价格又会上升。股价上升产生的保值意识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相应减少[2] 。第四,

关于广义货币供应量M2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oc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