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节 太和县.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县,恢复太和县等旧境。3 月,撤销豫皖苏边区行政公署,改属拟建中的阜阳专区。4 月
15 日,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公告,经调整后仅设界首市改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今
市境分属太和、临泉县与界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 10 月 1 日建国,今界首市境属太和、临泉县(曾撤销界首市,改界首市人民
民主政府为市人民政府。1951 年 2 月 19 日复置),仍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阜阳专区。
1952 年 8 月 25 日,今市境分属安徽省阜阳专区太和、临泉县及界首市。
1953 年 6 月 25 日,撤销界首市,分太和、临泉县各一部分地区组建界首县。
1957 年 1 月,界首县人民政府改称界首县人民委员会。
1959 年 3 月 22 日,撤销界首、太和县,组建首太县(驻界首镇),仍属安徽省阜阳
专区。
1961 年 12 月 15 日,撤销首太县,恢复界首、太和县,恢复今市境范围。
1968 年 7 月 31 日,界首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1980 年 9 月 5 日,界首县革命委员会改称界首县人民政府。
1989 年 9 月 27 日,撤销界首县,改设界首市,仍属安徽省阜阳行署。
1996 年 1 月 1 日,改由阜阳市(地级)代管。
第五节太和县
太和县位于安徽西北部。行政区域介于北纬 33°04′~33°35′与东经 115°25′~115°55
之间。该县东临涡阳、利辛县,南连阜阳市区,西界界首市,北与亳州市为邻,西北与
河南郸城县接壤。县境南北宽 52 公里,东西长 60 公里,总面积 1826 平方公里,约占全
省总面积的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现设 11 个乡,20 个镇。
一、县名由来、县城及疆域变迁
〔县名由来〕
太和县始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 年)改万寿县为泰和县,并将县治由百尺镇(今太
和县原墙镇)改治今县城西北的旧县镇。元至元二年(1265 年),因黄河决口,冲毁城区,
废泰和县入颍州。元大德八年(1304 年),在今县城关镇重设太和县,至今不变。
县名泰和,康泰和顺的意思,是吉利语。太和为县名,又有新义。古人以阴阳和合
为太和。《说文· 段注》说:“后世凡言大,而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已是形容和善至极
的吉利语。
〔城关镇〕
今县城,是个古老而新兴的县城,阜阳市西部重要的卫星城。因自元大德八年(1304
年)始为太和县城迄今已有 690 多年的历史,故又有太和城名称。太和县城自民国 27 年
(1938 年)实行区、乡、保、甲制时建镇。解放后,设城关区。后改设城关镇。1965 年
· 870·
10 月 16 日,撤销城关区,11 月 12 日,改设城关镇。
境内在历史作县以上治所的还有旧县镇、原墙镇、新故城、颍阳故城、乐昌故城
等。
旧县镇:旧名旧县集。北宋宣和元年(1119 年)改万寿县为泰和县,改治于此,故
又称泰和故城。至元二年(1265 年),因黄河决口,冲毁城区,废泰和县,立为县治前后
达 150 年。大德八年(1304 年)重设太和县,改今治,因此,改泰和县旧城为旧县集,位
今县城北 7 公里,地处北纬 33°35′与东经 115°35′

第五节 太和县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