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五节 旌德县.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宁国县全境,由宣宁、宁昌办事处接管宁国县,并撤销原游击区原县级政权。5月7日决定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由南京市代管。5月8日,在屯溪市成立皖南人民行政公署。5月13日,成立宁国县政府。宁国县(改驻河沥溪镇)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建国,宁国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1952年3月28日,宁国县改属芜湖专区。4月12日,宁国县改属安徽省(驻合肥市)徽州专区(仍驻屯溪市)。1956年1月12日,宁国县改属安徽省芜湖专区。4月25日,改宁国县人民政府为宁国县人民委员会。1961年4月7日,宁国县改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68年8月6日,宁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980年1月29日,宁国县改属宣城地区。1981年11月21日,宁国县革命委员会改称宁国县人民政府。第五节旌德县旌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黄山东北麓。行政区域介于北纬30°07′~30°29′与东经118°15′~118°44′之间。,,,%。该县东及南部紧邻宁国(市)、绩溪县,西接黄山市黄山区南连绩溪县。现全县设4个镇,10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旌阳镇。一、县名由来、县城、旧治、疆域变迁〔县名由来〕旌德县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本太平(今黄山市黄山区)之地,以县界阔远,永泰初,‘土贼’王方(按,应是王万敌)据险作叛,诏讨平之,奏分太平置旌德县。”是说县建于***王万敌起义后,县名大多数说法是“德以旌贤”。取自东晋权臣桓温的“旌德礼贤,化道之所先”句首2个字,是颂美之词,标榜唐王朝施行“王道”,旌表有德行的人。据嘉庆《旌德县志》载,唐宝应元年(762年),王万敌聚众起义于太平县东乡(今旌德县碧云乡一带),太子左庶子袁韾任江淮招讨使,领兵残酷地***了这次起义。第二年,他奏请朝廷,划出太平县的东乡、麻城等地区建旌德县。所以,《太平寰宇记》也说:“兵寇初平,尚储戎器。此土征赋或有不供者,因聚而为盗,以其山谷深邃,舟车莫通,不坐城邑,无以镇抚,遂割太平县九乡置”旌德县,“冀其邑人从此被化,故以旌德为县名。”其命名的另一种说法是旌表为国让家的博士官方德的高尚风格,因而新建县有“旌表方德”之意,也合旌表有德行的人的含义。但从建县背景来看,还是前一种说法为正。旌德县别称沙城,以唐析太平县沙城乡(今三溪镇南湾有沙城村,今名古城村,为·1114·唐初安吴县故治)置旌德县而名。旌德县另有梅城旧名,是以城东石凫山下古梅溪畔有古梅城为名。〔旌阳镇〕旌德县城旌阳镇位于北纬30°18′与东经118°32′之间,古名徽水,中唐以前属泾县,后属太平县(今黄山市黄山区)东乡。唐宝应二年(763年)建县,为县治。徽水古名淳溪河,流经县治,故以水为邑名。古城以徽水为界,划为进坊(河西)、招坊(河东)。民国间,改为旌阳镇。建国初,改为城厢区。1956年,改为城关镇。1958年,划入卫星人民公社。1961年,划归旌阳人民公社。1965年,重设旌阳镇。安吴县旧址:旌德县境内旧治唯唐武德三年(620年)至八年前后不到6年时间在今县城西北14公里的三溪镇南湾古城村(旧名沙城村)重置安吴县。三溪以境内有抱麟溪玉溪、丰溪三河汇流于此而名,《清史稿·地理志》也说徽水合龙头水,又“与抱麟溪玉溪水合,是名三溪。”古代先后为泾县、太平县沙城乡,

第五节 旌德县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