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口腔内科学1011.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口腔内科学 1011 一、定义(一) 龋病的定义龋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牙齿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感染性疾病。致龋的多种因素, 主要包括细菌和牙菌斑、食物以及牙齿所处的环境等。牙菌斑中的致龋细菌是龋的主要病原菌。就病因角度而言, 龋病也可称为是牙齿硬组织的细菌感染性疾病。龋病时, 牙齿硬组织的病理改变涉及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 基本变化是无机物脱矿和有机物分解。(二)龋病的临床特征龋病的临床特征是牙齿硬组织在色、形、质各方面均发生变化。初期, 牙齿龋坏部位的硬组织发生脱矿, 微晶结构改变, 牙齿透明度下降, 致使牙釉质呈白垩色。继之病变部位有色素沉着, 局部可呈黄褐色或棕褐色。随着无机物脱矿和有机质破坏分解的不断进行,牙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最终发生牙体缺损,形成龋洞。龋洞一旦形成,则缺乏自身修复能力。(三)龋病的危害性龋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其病程进展缓慢, 在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的生命, 因此不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龋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 龋洞未及时修复, 病变进一步向深层发展, 可以感染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和根尖周组织, 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和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疾病,剧烈的疼痛和组织破坏,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牙体硬组织的进行性破坏,逐渐造成牙冠缺损,成为残冠,导致牙齿丧失,甚至牙列的缺损和缺失,不仅破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 而且影响机体的消化功能; 当这种破坏发生在童年时期,还可影响儿童的牙颌系统的发育,使人体健康素质下降。另外, 龋病及其并发疾病, 如坏死的牙髓、各型根尖周炎和牙髓, 牙周联合病均可成为病灶,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远隔脏器的病灶感染。二、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致病因素 1. 牙菌斑和致龋细菌(1) 牙菌斑: 是附着在牙齿表面未矿化的细菌沉积物的膜样物质, 即牙表面的生物膜。牙菌斑由细菌(菌斑容量的 60% ~ 70% )、基质和水组成。细菌是牙菌斑微生物中的主体, 基质主要由唾液糖蛋白和细菌的胞外聚合物组成。其他成分包括细菌代谢生成的有机酸,来自唾液或龈沟液的成分等。牙菌斑的形成是复杂的动态过程,最初阶段是获得性膜的形成。获得性膜是唾液的糖蛋白及其他一些成分选择性黏附在牙表面形成的无细胞、均质状的生物膜。通过获得性膜使大量细菌黏附于牙面, 首先是球菌, 以后是杆菌、丝状菌等。不同的菌种以不同的速率吸附至获得性膜上。细菌选择性吸附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细菌表面成分中有与获得性膜互补的受体。细菌牢固地附着于获得性膜之后, 细菌与细菌间进一步黏附可产生聚集, 在局部可增至数十层, 最后形成菌斑。从获得性膜形成到一定量的细菌黏附和聚集在牙面, 经过 2 天牙菌斑初步成形。此时菌斑质地松散, 其中以链球菌为主。2天以后菌斑内细菌数迅速增多,除链球菌外,丝状菌和厌氧菌数增加, 细菌密度增大, 渗透性降低, 菌斑深处呈厌氧状态。位于深层的丝状菌垂直排列, 呈栅栏状结构, 扩大细菌附着面积。一般认为 5~7天菌斑成熟,细菌数量、种类都趋稳定。牙菌斑的致龋作用与牙菌斑内致龋细菌的代谢活动紧密相关。各种糖类( 主要是蔗糖) 在口腔内经水解成为单糖后, 进入致龋细菌体内。由于菌斑内缺乏氧气, 主要进行无氧酵解糖代谢, 结果产生大量乳酸及甲酸、乙酸、丁酸等。由于所产生的酸在致密的、凝胶状的菌斑中不易扩散和清除, 唾液

口腔内科学101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