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课例研究方法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需要获取课例,积累课例。获取课例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1 实践记载法 
  即时性课例研究,主要要用到实践记载法。也就是自己设计教学方案,自己进行教学实践,或在微格教室存下实录,或用录音机、录音笔录下课堂过程,或请同伴做出课堂记载。有必要时,自己整理出课堂实录。根据自己研究的规模或者研究的目的,可以做节课的课例记载,也可以做相对长一段时间的课例记载。如果是为了研究某一节课的原生状态,从这个原生状态中发现教学中的某一个或一些亮点,或某一个或些问题,以提请自己或同行注意,那么,用此法获取这样一节课的实录就可以了。而如果是为了研究某个年龄层次教师的教学特点,发现教学素养提升的路径,或者研究某类文体或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学规律、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那么,就需要获取多节课、多位教师的课堂实录。如果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或者为了解决某一个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就可以设计成课题研究方案,这样的研究,也需要自己反复实践,以获取更多的课堂教学案例,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学性。如做
“教学过程中随机性对话机智性培育研究”这样的课题,就需要积累很多的课堂实录。 
   
  2 文献查阅法 
  沉淀性课例研究,需要用到文献查阅法。这种方法就是指从专著、文集、杂志、报纸,甚至网络、光盘等媒介上获取课例的方法。这种方法,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也可以有简单和复杂之别。如在随意翻阅中,发现某名师的一个教学实录,或者发现了一位同事、同学、老乡的教学实录,一读,觉得很有特色,有些值得自己借鉴的地方,于是就把它提取出来,再仔细阅读,做出研究。这样获取的就是一节课的实录。也可以是针对某一问题,做有意识的课例搜集。如做“小说文本阅读教学内容取舍艺术研究”这个课题,就可以广泛搜集各类出版物所刊载的关于小说文本阅读教学的课例;如做“课堂主问题设计研究”这个课题,也需要作广泛的课例资源搜集。这样的搜集,需要养成随手做批注的****惯,还要善于分类保存。用电脑作文本积累时,可以建立专用文件夹,如果还有小类,可以再在这个文件夹里再设小类文件夹,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便。
 
  就语文来说,目前,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刊物有数十种,像《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语文学****中学语文》、《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月刊》、《语文建设》、《语文世界》都常有课例刊登。一些报纸,如《语文报》教师版等也常有课例刊登。“中华语文网”等网络上的课例也非常多。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育研究》(教学卷)、《王荣生教授评课》、《褚树荣评课实录》等图书,都载有许多课例。对于图书、报刊资源,可以利用图书馆查阅,但最好还是自己订阅或购买。 
   
  3 学术交流法 
  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教研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学术团体组织的学术会议,往往都有老师呈现课堂教学过程,我们可以或录音或录像或笔记,力争记录详细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情景,以作为研究资料。这类课例获取活动,或者本身就是带着研究目的的,或者可以让我们从观课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评课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即时性的课例研究方式,记载别人的评课发言或者自己的评课发言,也是
 
  种课例研究积累。 
  上述三种主要的获取课例的方法,在做有些研究的时候是要综合运用的。 
   
  二、课例处理的方法 
   
  1 分析法 
  所谓分析,就是“把事物、概念分解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分别加以考察,找出各自的本质属性及彼此司的联系”(《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就课例研究来说,它是种通过分解课例的表象呈现,发现某种本质属性的思维方法。这就好比是淘金,先把沙石磨碎,再用水淘洗,才淘出金子。我们把课堂教学的过程分开,分别加以考察。从教师的角度,发现教师处理这个环节时用了怎样的语言,体现了怎样的思考,反映了什么样的理念,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面对这个知识点或教学内容,面对教师的这样一种教法,他们是有所获,还是无收获,是积极参与,还是消极对待,经过这样的分析以后,我们就很容易得出一般性认识,这样处理是好还是不好,好到什么水平,差到何种程度,为进一步提炼般规律奠定基础。如在一个《沁园春
·长沙》的课堂案例中,我们截取老师呈现教学目标的这个环节,发现他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项分别列出了六个目标,看出他对教学目标的处理出现了失误,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出现偏差,把课程目标等同于具体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三维目 标”割裂开来理解,有违语文教学规律。再做分解,发现这位老师在表述时,有这样的句子:“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宽广胸襟,追求完满人生”。看得出来这位老师的教学理念是着眼于教师教,而不是着眼于学生学,“学生是学

关于课例研究方法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5.83 MB
  • 时间2021-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