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意象造型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意象造型论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艺术的造型精神主张“立象以尽意”。人们在读意论道时经常谈“写意”“气象”,这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其“写”是技法,是达成“意”的一个途径。故“写意”重在“意”也,然人们也不能忽略了非“写”而传达,表现“意”的艺术形式方法论的存在。譬如先前历代石窟、壁画及陶、木俑等,甚至于工细严密的古代绘画,这些艺术珍品无不是立其象而旨在尽其意。那么此类则何谓呢?相对于“写”则可称为“工”罢,且称其为“工意”。
  关键词:意象 意象造型 工意 线
  
  中国传统文化博火精深,这不言而喻。尤以意象特构对世界艺术发展有着较大贡献的一方面,在世界艺术急剧变化发展的今天,更使得我们要认清自己。希腊哲人曾说“认清你自己”,近代哲人对我们说“改造这世界”,所以为了改造世界,我们先得认清自己。尽管我们的祖先很优秀,历史很辉煌,但是现代年轻一代又了解多少呢?对于我来说意象造型是我认识历史的一个切入点。在我看来中国古代那些貌似工细的绘画和雕刻也尽属意象造型范畴。中国人物画的意象造型十分重视过目不忘的记忆和默写。宋苏轼在《传神记》中谈到:“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欲得其人之天,当于众中阴察者”。这种记忆默写方法,充分发挥了画家的主体意识,创造出崭新的意象造型。
  我国的意象造型在历代画师和工匠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了一整套独特的程式方法。这些表现程式是从对象的“神”出发,不论是表现天龙鬼神还是山林川原,其原则永远不会变,即对“道”的追求。
  本文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谈“意象”。什么是意象造型?一谈到“意象”,人们就想到国画中的“写意”。作者将所要表达的“象”一气呵成展现在画面上,这些都属于意象的造型。那么,“意象”一词就不难理解,所谓意象,即不是被动的描摹事物,而是“搜尽奇峰打草稿”,欲写心意必当“成竹于胸中”。“传神”是我国人物画的优良传统。早在汉朝,理论上就提出“君形”说,认为神气是形态之“君”,反对“谨毛而失貌”(《淮南子?说林训》《说山训》),可以说形是手段,神是目的,艺术并不是对象翻版,创作时要不拘泥于眼前的形象,要通过艺术家的想象,求之于象外。齐白石曾说“作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意象造型的特点是不离形似,又不求表面形似,既真实,又有距离。这是经过画家的意表现了对象的神。这种“以形写神”的意象造型,在表现对象形神时,始终与自己和作品发生着关系。意象造型是以意象思维方式作指导的艺术创作方式。
  人们在读意论道时经常谈“写意”“气象”,这当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所在,其“写”是技法,是达成“意”的一个途径。故“写意”重在“意”也,然而人们也不能忽略了非“写”而传达出“意”的艺术形式方法论的存在。譬如先前历代石窟、壁画及陶、木俑等,甚至于工细严密的古代绘画,这些艺术珍品无不是立其象而旨在尽其意!那么此类则何谓呢?只不过是相对于“写”而称为“工”而已,或可称其为“工意”。贡布里希曾这样描述中国艺术家的创作“掌握了这种技巧后,他们(艺术家)才去游历和凝视自然之美,以便体会山水的情调。他们回家后,就尝试重新体会那些情调。把他们的松树、山石和云彩的形象组织起来,很像一位诗人把散步时心中涌现的形象贯串在一起,那些中国的大师的抱负是掌握运笔的功夫,使得自己能趁着灵感的兴之所致,及时写下

意象造型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的一点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