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6琵琶行(并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6 琵琶行(并序)
●点击学****目标
▲ 知能目标
1.体会本诗十分出色的音乐描写手法。
2.掌握本诗巧妙的结构艺术。
3.整体感知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深刻的思想主旨。
▲ 情感目标
1.感知中唐以后社会变化给人带来的思想苦闷和心态变化。
2.感受诗中作者天涯沦落、愤愤不平的思想感情。
▲ 重点难点
1.音乐描写手法的理解
2.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部分诗歌语言的理解
●刷新知识库存 相关链接
知识库存
1.关于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白居易是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也是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沿着杜甫开辟的道路进一步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白居易最大的贡献在于掀起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等。著作集有《白氏长庆集》。
2.本诗题解与写作背景
《琵琶行》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齐名,且流传很广,唐朝时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传说。“行”是古体诗的标志之一。
白居易由于早年避乱江南时与人民较为接近,对政治的混乱和人民的疾苦有较为深切的感受。所以在他担任“左拾遗”期间,曾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多次上书请求革除弊端,并写了大量讽喻诗反映民间疾苦。这样就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元和十年,获“甚伤名教”、“不宜治郡”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此诗人既愤慨又伤感。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公元816年),白居易便创作了这首著名的长诗。诗前有一小序,简要交代了写作的原委。
3.词语辨析
谪:迁谪 拨:挑拨 捻:捻线
滴:滴水 拔:拔草 鲶:鲶鱼
嫡:嫡传 泼:泼水 稔:熟稔
●探究互动平台
※白居易一生经过“志在兼济”与“独善其身”两个重要阶段。
※这首千古绝唱尽情地倾诉了白居易被贬后悲愤不平之情。
【整体把握】 探究平台
1.这首诗主旨如何?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低沉感伤,反映了中唐以后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思想苦闷和心态变化。
这是白居易在唐宣宗元和十年(815)遭受权贵打击贬官江州司马第二年的作品。诗人对这次政治迫害既愤懑不平,又很感伤,但在僻远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直至这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当他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身世遭遇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动他天涯沦落的苦痛心境,借此饱蘸泪水,尽情地倾诉了悲愤不平的感情,写下这篇千古绝唱。
2.这首诗线索是什么?
※从结构中可以看出,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歌女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最后两者交汇,其联结靠诗人与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感情体验。
3.这首诗结构思路如何?
秋 江

6琵琶行(并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35 KB
  • 时间20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