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学研究-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国学研究-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平安和顺地度过一生,这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与愿望。生活中艰难险阻不可避免,在遇到险境时如何自处,进而自救?在风平浪静时如何预备,防患未然?中国古人在与各种灾祸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智慧。回顾这些体悟与教诲,对于我们每个人大有裨益。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人的生命价值几何?人又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中国人除了有必要时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也有着丰富的贵生智慧,教导我们如何防范灾祸、珍惜生命。
    贵生意识首先是贵人意识,即意识到人与其他事物相较之下更为重要。在中国古人的世界观中,人与万物生活在天与地构成的大环境中。那么,在天地万物中,人处于什么地位呢?老子认为,人与道、天、地在重要性上并列,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道德经·二十五章》)《黄帝内经》则进一步指出人贵于天地之间的万物。其《素问》篇中说,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翻译过来就是,天所覆盖与地所承载的所有的事物之中,人是最可宝贵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人类对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自身特征与价值的认识。
    贵生意识的核心是珍惜生命。懂得生命的可贵,不等于会自觉珍惜生命,因为人还常常受名利所累,甚至为此不惜牺牲生命。对于这些短视的愚蠢行为,古代思想家给予了有力批判。例如,老子针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功利甚于重生命的现象,就尖锐地发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四十四章》)他所追问的是,虚名与身体、外物与身体、得到身外之物与失去生命相比,哪一个更应该亲近、更应该重视、更加贵重呢?答案不言而喻。《吕氏春秋》说得更加直白:“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可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此三者,有道者之所慎也。”(《孟春纪·重己》)翻译过来就是:如今我的生命属于我所有,而给我带来的利益也是极大的。以它的贵贱而论,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足以同它相比;以它的轻重而论,即使富有天下,也不能同它交换;以它的安危而论,一旦失掉它,终身不可再得到。正是由于这三个方面原因,有道之人对生命特别小心谨慎。这些思想都明白无误地指出,与生命相比,任何名誉地位和财货利益都没有那么重要,当然都更不值得以生命为代价换取。
    贵生的重要实践之一是要自觉养护生命。孔子曰:“居处不理,饮食不节,佚劳过度者,病共杀之。”(韩婴《韩诗外传》)这说的是日常起居没有规律,饮食没有节制,劳逸过度,都会导致疾病缠身而死。《备急千金要方·养性》篇中写道:“天地之性,惟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贵于生……生不再来,逝不可追,何不抑情养性以自保。”意思是说,对于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能自我掌控,以保全生命呢?针对人们不注重养生的现象,孟子批评道:“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养之者。至于身,而不知所以养之者,岂爱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孟子·告子上》)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梓树吗?这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古人意识到,“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国学研究-贵生意识与平安智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106 KB
  • 时间2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