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软交换技术课件.ppt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软交换技术
Date
1
软交换技术
前言
“软交换”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的贝尔实验室首次提出;
软交换技术是传统电信网络向下一代网络演变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技术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软交换系统吸取了IP网络技术、ATM网络技术和智能网技术等众家之长,形成了分层、全开放的体系结构;
软交换的标准化组织结构:ITU, IETF, ISC…
Date
2
软交换技术
网络现状
PSTN由于固有的局限性,无法快速灵活地开发新业务,而且新业务部署成本高;互联网虽然部署业务相对容易,但IP网络存在的固有缺陷,使得它难以提供优质的电信级业务。目前的网络难以满足人们对话音、数据及多媒体通信融合业务的渴望,难以实现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通信的美好愿望。
Date
3
软交换技术
下一代网络的各层面
基础传送层:大容量的智能光网络
承载层面:以MPLS和IPv6为方向的有QoS和安全保障的分组网;
接入层面:多元化综合化的宽带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接入网;
网络控制层:软交换网络
移动通信:3G与后3G
业务:集话音、数据与多媒体业务,以及固定与移动业务于一身的、开放的智能化多业务平台。
Date
4
软交换技术
下一代网络的基本定义
NGN是基于分组技术的网络;
能够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
能够利用多种宽带和具有QoS支持能力的传送技术;
业务相关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相互独立;
能够使用户自由接入不同的业务提供商;
能够支持通用移动性,向用户提供一致的和无处不在的业务
Date
5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产生的背景
现有通信网根据所提供的不同业务被垂直划分为几个单业务网络,它们都是针对某类特定业务设计的,因而制约了向其他类型业务的扩展。
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体系结构中,业务与交换、控制与交换结构互不分离,缺少开放性和灵活性。虽然在智能网中可实现业务控制与业务交换的分离,但连接与控制功能仍未分离,不便于网络融合时的综合接入。
多种网络长期并存的现实促使它们逐步走向融合,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网络资源。
期望能有一个按功能进行水平分层的多用途、多业务的网络,并最终演变为一个能支持多媒体业务的综合业务网。
Date
6
软交换技术
API
Network Operator’s Domain
Enterprise Domain
Parlay Gateway
Physical Networks
“水平业务布署” 取代 “垂直应用布署”
屏蔽底层各种电信协议的细节,给业务开发者提供一个统一的编程接口
应用程序可以在各个网络上移植
Mobile
Service
PSTN/ISDN
Service
Data/IP
Service
App
1
App
2
App
3
App
n
CATV
Service
Date
7
软交换技术
对下一代网络的要求
具有高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技术和应用不断变换和发展的需求;
能够快速、方便、经济地提供新业务和易于实现业务的客户化;
相对低的建设和运营成本。

软交换技术正是能适应上述要求的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
Date
8
软交换技术
研究软交换的目的
以分组交换为基础,建设下一代公众网络,实现PSTN和新网的融合;
电路交换网顺利平滑地向分组交换网过渡,节省运营成本和投资;
创建具有竞争性的新特性和新业务,获得新的收入渠道。
Date
9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的比较
在传统电信网络中,为用户提供的服务直接依赖于程控交换机。因此,当程控交换机增加新的功能或业务,如三方通话、呼叫等待、来电显示等业务时,要求呼叫所涉及的网络路径中每一个交换节点都要支持这些业务,才能保证业务的提供。
传统交换网络采用依靠交换机和信令来提供业务的方式,在制订交换机规范时就已确定该交换机应提供的功能,因此,在增加新的业务时,必须要对交换机和相关的信令流程作相应的修改。
Date
10
软交换技术

软交换技术课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知识优选
  • 文件大小4.67 MB
  • 时间2021-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