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校目标管理的理论剖析.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高校目标管理的理论剖析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等学校的合并和重组,学校规模变得越来越大,过程管理已经不能满足效率和效益的需要。而目标管理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方法逐渐受到高等学校的关注,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面。目标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现代管理方式,从理论上弄清目标管理的含义,对于指导管理实践活动是有很大帮助的。目标管理是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高等学校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于教育管理目的的最终实现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高等学校目标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目标管理(简称mbo),是美国纽约高等学校教授杜拉克(peterdrucker)1954年在其《管理实践》一书中最先提出并加以系统论述的。目标管理,是指人们通过确定目标、实施目标和按照目标的实施结果进行考评、奖惩的活动,是逐步实现“自我控制”的一种管理方法。它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目标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不断调整和完善,并全过程进行跟踪和监督;二是要求发挥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方面的积极性,特别重视每个人在实现目标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目标管理,首先必须提出明确的总目标,然后确立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子目标或目标体系,说明目标的意义,以及采取的有关方针和主要措施。至于各部门如何去确定自身的目标,如何制订相应的工作步骤,如何具体行动起来,则主要由各部门自己做主[1]。
高等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引导行政管理部门、院(系)等共同确定学校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总目标为指针,确定各单位的分目标,各单位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自我控制,为自觉承诺的目标而奋斗,从而使学校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活动。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法,高等学校目标管理使管理中心下移,行政管理部门、院系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利于实现治事与用人的有机结合,实现责、权、利的有机统一。
一般来讲,高等学校目标可分为两类:一是软性目标,也就是战略目标,即行为只有宏观指向,而且是弹性较大的目标。比如,“要使学校达到一流管理水平”、“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等等。这类目标的量化往往较为困难。但是,任何目标都应依据不同的性质落实到相当具体的程度,即使不能量化,也要做到实化、具体化,否则将会流于形式,难以真正落实。二是硬性目标,也就是战术目标,即行为具有具体指向,基本没有弹性的目标。这类目标往往是硬指标、硬任务。比如,“要使学生英语考试合格率达到97%”、“要使师生比例达到1:10”等等。这类目标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易于操作和落实。
实施目标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制定目标时应当特别强调软性目标,也就是战略目标。学校管理者必须有战略眼光、战略构想、战略部署,并尽可能把战略意图体现在具体的子目标中。现实中应该注意的是,第一,在总的战略目标体系中,不一定每一子目标都是直接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体系中的战略指向、战略构想

高校目标管理的理论剖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仅仅三声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