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议犯罪中止的有效性.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议犯罪中止的有效性.doc浅议犯罪中止的有效性
浅议犯罪中止的有效性
【摘要】作为犯罪中止成立条件,有效性并非是中止行为的实际效果,而应理解为是中 止行为的一种性质。有效的中止行为是出于行为人的真诚努力,是合乎情理的行为,在一 般的情况下是可以防止既遂结果的一种有效行为。基于这一个前提,虽然中止行为和既遂 结果在未发生期间只有部分的因果关系,也应该对中止行为有效性给予肯定;在犯罪行为 不会导致既遂结果出现,只要其后面的中止行为己经符合相关的标准,也可以视为成立了 中止犯;但行为人虽然实施了中止行为,因为其意志外的其他原因,既遂的结果还是产生 了之后,如果这个原因确实出乎行为人的意料之外并且是能力之外,并且是中断了犯罪行 为人先前的犯罪行为同既遂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那么仍然可以成立中止犯。关键词: 犯罪中止;因果关系;准中止;有效性
一、犯罪中止有效性概述
犯罪中止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 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根据此规定, 犯罪中止就是指在犯罪时,行为人自动的停止其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 的发生,而没有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未完成的形态。犯罪中止有两种类型,可以分为实行 终了的中止与未实行终了的中止,或者称为自动有效预防犯罪结果发生了的中止同自动终 止犯罪了的中止。一般认为,未实行结束的犯罪中止其特征是自动性、时空性以及彻底 性,而实行结束了的犯罪中止特征还需要有效性这一特征。其二者特征的差异,源于前者 是其犯罪行为还未实施结束,当然就不可能产生了既遂的犯罪的结果,只有彻底的放弃正 在实施过程中的犯罪就能有效的阻止其犯罪的结果发生,不需要另外再看重对有效性这一 特征进行考虑,而不是对有效性不加考虑。也就是说犯罪中止都需要对有效性特征进行要 求。既然如此,该如何中止犯的有效性特征进行理解呢?通常来说,有效性指的是并没有 发生犯罪的结果,即没有发生1犯罪既遂的结果,而并非什么危害后果都没有发生。有的 学者认为,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中止,都必须要没有发生行为人起先希望或者放任的、行 为的性质能直接决定的侵害结果,也有的学者持这种观点,有效性指的是行为人要有效地 终止了他已开始实施的犯罪的法定结果发生,使犯罪行为没有达到既遂的状态就停下来。
由此可见,我们大多是从中止行为这一实际作用的角度来看对有效性这一特征进行理解 的。如果这样来理解中止行为的有效性,那么,当中止行为没有能够实际阻止犯罪结果的 出现而由于别的原因导致了犯罪结果没有出现,就是中止行为和结果并没有发生间没有因 果关系时,也就不能够认定是中止犯了。此外,如果存在中止行为,但是犯罪结果还是出 现了,也不能成立犯罪中止。但是笔者认为,在对中止犯有效性的理解时,要分清其有效 性是对中止行为的性质进行描述,还是对中止行为的实际效果进行描述。如果是对后者的 描述,那么,只在没发生犯罪的结果的前提下才能够成立中止犯;反之,如果是对前者的 描述,则只要中止行为已经具有有效性,那么不管既遂犯罪结果是否发生,都是有可能成 立中止犯的。在笔者看来,我国刑法里的犯罪中止有效性,应当考虑的是中止行为的性质 问题,而不是其实际效果。也就是考虑中止行为是否是出于行为人的真诚的努力,是否在 一般的人看来是合乎情理并且足以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

浅议犯罪中止的有效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