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音韵学名词解释.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音韵学名词解释走:本义:跑。会意字。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象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因此,古文中“走”的意思多为“跑”。兵本义:兵器,武器。以本义为中心,直接而并列地引申出几个词义。“兵”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持兵器的人——“士兵’”、“军队”。《资治通鉴·吴纪》:“瑜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苏询《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以本义为中心,直接引申出与兵器有关的事——“军事”、“战争”。宋代三十六字母大致如下: 重唇音:帮滂并明正齿音:照穿床审禅轻唇音:非敷奉微牙音: 见溪群疑舌头音:端透定泥喉音: 影晓匣喻舌上音:知彻澄娘半舌音: 来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半齿音: 日反切起源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直音法),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 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另据考证,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 此事大行。”(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 魏朝以降渐繁。”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据历史学家范文澜研究,音韵学开始于东汉末年,当时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启示,《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一般认孙炎为反切的创始人。唐代时,僧人守温取汉字为三十六声母,宋人又以韵书的韵母字作为韵母。反切法益为精密,成为最通行的注音法。音义书解释中国汉字字音和字义的书。古人为通读某一部书而摘举其中的单字或单词而注出其读音和字义,这是中国古书中特有的一种体制。根据记载,汉魏之际, 就有了这种书。三国魏孙炎曾作《尔雅音义》,晋宋以后作“音义”的已增多。一部书因师承不同,可以有几家为之作音,或兼释义。有的还照顾到字的正误。这种书在传统“小学”著作中独成一类,与字书、韵书、训诂书体例不同,所以一般称为音义书又称书音。魏晋至梁陈之间的“书音”已亡佚无存,只有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中采录颇多。唐代有关《史记》、《汉书》的音义,早已亡佚。史部中只有何超的《晋书音义》随《晋书》流传至今。北齐时佛教经典也有人作音义。唐代最知名的音义书是释玄应作的《众经音义》和释慧琳作的《一切经音义》。内容丰富,为研究古音古义的重要参考资料。训诂学的源流: (即指训诂学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过程。)①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 庄公三年》: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宿:夜晚。②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毛诗故训传》、《毛诗笺》、《仪礼注》、《春秋公平传释诂》。一类是通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正的训诂学。③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④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⑤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分古今;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诂研究的新途径。重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籍籑诂》(籑〔 zhuan 四声〕:同“撰”、“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等。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桂馥的《说文解字义证》、王筠的《说文句读》尤备推崇, 四人也获尊称为“说文四大家”。训诂体裁传注笺疏大概有三:一曰正文体。即典籍正文本身仍含解释形式,如《孟子》:“庠,养也”。二曰传注体。以古籍(经史子集)为解释对象,其中“传”为前人解说,“注”为本人见解。如郑玄《周官注》,王先谦《荀子集解》,李善《文选注》。不同时代的人对同一部古籍作注属于“注疏”一类的书。最著名的就是“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注疏”。三曰专著体。脱离了具体文献而专门解释字词意义的著作,如《尔雅》 19篇,扬雄《方言》 13卷,刘熙《释名》、许慎《说文》 30 卷。有释义内容的书还如阮元《经籍簒诂》、王引之

音韵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