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典文献学.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文献学新编
绪论
一、文献
1、古代涵义的演变
(1)出处:《论语·八佾》(现存古书中)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朱熹《论语集注》:“文,典籍也。献,贤也。”
献:贤才,指那些博学多识的人(当然也要有美德。)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当代人物传) 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首先用“文献”一词为书命名
文:引古经史献:诸臣奏议、诸儒议论
(3)元杨维桢《送僧归日本》:“我欲东夷访文献,归来中土校全经。”
文献:书籍资料
2、文与献的关系
今天的文,未尝不是昔日的献,而今天的献又未尝不是将来的文。
3、与当代术语的关系
(1)“古籍”、“古书”
(2)“图书文物”
(3)情报
4、科学定义
(1)洪湛侯:凡是用文字表述的具有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图书资料,就是“文献”。
(2)杜泽逊:可认为是古今一切社会史料的总称。
(3)今天,一般偏重于文,尤其偏重于古代的文。
5、古今文献的分类
(1)时代标准:
古代文献、近代文献、现代文献、当代文献等
(2)学科标准:
语言文献、文学文献、历史文献、哲学文献、医学文献、法律文献、经济文献、宗教文献、科技文献等
(3)文献组群:
出土文献、敦煌文献、地方文献等
二、文献学
1、文献学的历史
溯源于先秦两汉的文献整理工作
宋代郑樵、清代章学诚系统研究其理论
近代郑鹤声、张舜徽等以之名书
2、名称概念及其演变
(1)旧称:校雠学(由古书校勘工作发展而来)
(2)泛称:国学、汉学、中国学(与西学相对)
20世纪初,西学东渐,为保存本国文化,并与西学相抗衡,梁启超、章太炎提出了“国学”的概念,意指“相对于西方学术的本国传统学术”。
3、国学范围的界定
胡适:一切关于中国的学问
★钱穆:中国传统学问
马一浮:儒家的六经之学
4、文献学的科学定义
(1)“文献学”就是关于文献研究和整理的学问,研究内容包括文献形体本身的特点、文献整理的方法、文献学的历史、文献学的理论等方面。
(2)它可以分为普通文献学(含古典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等)、专科文献学(含社会科学文献学如文学文献学、历史文献学等,科技文献学)、文献信息学、文献交流学、文献计量学等。
我们这里讲的文献学,介乎普通文献学和专科文献学之间,属于社会科学文献学,而且偏重于文史文献
5、文献学学****与研究的目的
全面认识文献
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有能力对这些资料的不同版本进行鉴别,确定较早的、较全的、较可靠的版本
有能力对原始文献做整理加工,自己使用以外,还可以供更多的人使用
金克木(1912~2000)安徽寿县人,文学家,翻译家,学者。1948年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
金克木:“书读完了”
有人记下一条轶事,说,历史学家陈寅恪曾对人说过,他幼年时去见历史学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对他说:“你能读外国书,很好;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以为那位学者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时,他才觉得那话有点道理: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说这故事的人也是个老人,他卖了一个关子,说忘了问究竟是哪几十种。现在这些人都下世了,无从问起了。
中国古书浩如烟海,怎么能读得完呢?谁敢夸这海口?是说胡话还是打哑谜?
第一章文献的载体
载体:记录文献的物质材料。
献的载体:大脑。
文的载体:
一、甲骨
二、金石(陶、玉、角等)
三、竹木(简牍)
四、缣帛
五、纸(其它:莎(suō)草纸、羊皮纸、贝叶)
六、胶片与磁带
七、硬盘、光盘、网页
一、甲骨(龟甲和兽骨)
乾隆御用冰箱
四、竹木(古书以竹木简为之,书成,穿以皮条或丝绳,于绳结处封泥,在泥上钤印,谓之检)
册、典;
汲冢竹书
简的长度
牍、椠板牍
尺牍、检、封、斗检封
汗简
韦编三绝
刀笔
漆书
斗检封印
五、帛
马王堆帛书帛画
六、纸
(一)纸的发明、使用过程
西汉:出现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三国西晋:简帛与纸并用
东晋:基本取代简帛
(二)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
1、卷子
轴、卷、褾、带;牙签;邺架、触手如新;帙、卷帙;黄卷、雌黄
2、旋风装
在一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
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
3、贝叶与梵夹装
h/wmty/2009/04

古典文献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9828353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