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八单元
本单元以“历史故事”为主题,包含《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那么》3篇课文,和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作:我的心儿怦怦跳”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作到达旁李》就是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板书课文题目)
:王戎是什么人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介绍王戎,老师课件出示王戎的简介。)
课件出示:
王戎(234—305),字浚冲。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晋朝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明。
,理解一下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的地方。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引入课文题目,学生很好地、快速地理解了《世说新语》这本书的特点是写名人言行和轶事,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根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题目。
师:同学们齐读课文题目,在读课文题目时,你们发现课文主要写的是谁?(王戎)
,读准停顿。
(1)师:这是一篇文言文,同学们能读懂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学生读课文,老师巡视.
(2)指导朗读:要读好文言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请看老师的提示,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出停顿。
课件出示:
王戎/七岁,尝/和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3)如今读起来就通顺多了,大家可以再试着根据朗读停顿来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如今我们请四位同学来读,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们读得是否准确。(指名读)
(4)这四位同学读得真不错,读的时候注意多音字“折"的读音是“zhé”,不要读错。
(5)采用各种形式读课文。男女生比赛读,分组读,,老师相机正音,指导读出语气。学生边读边考虑,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1)文中有些字词意思需要重点掌握,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尝试理解这些字词吧。
课件出示:
尝:曾经. 诸:众,许多.
竞走:争着跑过去。 唯:只有。
信然:确实如此。
(2)同桌交换做游戏:你说我答。一同学说出字词,另一同学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快速说出字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
正确朗读,注意停顿,根据课后注释,自读自悟,初步理解课文,加强学生自主学****的才能.
三、再读课文,认读、书写生字
“戎、尝、诸、竞、唯”,学生借助已有的识字经历,认读生字,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然后分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老师指导:“戎”由两部分组成,“戈"指的是长柄兵器,“十”指的是上战场时所穿的盔甲,合起来表示争斗、战争的意思。书写时,注意斜钩要长一些。
“竞"字注意和“竟”区别开,书写“竞"时,要注意上下大约等高。
“唯”右边是“隹",不能写成“住".
2。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书写,老师巡视指导,并随时提醒学生写字姿势,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
3。优秀作品展。
开展“我是小小书法家”活动。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老师投影学生书写的生字,大家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自主认读汉字,通过小组合作,然后说出自己认识汉字的方法,在全班汇报,集思广益,使学生提升了识字才能,激发了探究的愿望。
第2课时
课时目的
1。可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
2。学****王戎聪明机智、细心观察的品质,养成细心观察、冷静分析的好****惯。
一、复****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课文题目的意思是:王戎没有摘取路旁的李子。
2。指名读课文,注意课文停顿。重点指导: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读文,复****课文。
二、品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要求: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注意写作顺序,感受人物形象.
(1)学生自读注释,师提示:借助注释,联络上下文理解意思是学****文言文的一种好方法。
老师指导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①抓住重点字“尝、诸”来理解第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②抓住重点字词“子、竞走、唯"理解第二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看见路边有株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只有王戎没有动.
③第三句话的意思是:大家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答复说:“这树长在路边上,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
④抓住“信然”理解第四句话:摘来一尝,确实如此。
(2)老师谈话:同学们,在这一课中有三个“之”,它们的意思有区别吗?
理解“之”的意思。“诸儿竞走取之”中的“之"代表“李子”。“人问之”中的“之”代表“王戎”,“取之,信然”中

25王戎不取道旁李(教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781 KB
  • 时间202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