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洛矶山斑疹热.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洛矶山斑疹热
洛矶山斑疹热是一种急性地方性传染病。仅在西半球有本病报告。1873年在美国蒙大拿州的洛矶山地区首先发现而命名。病原体为立克次体,是属于斑疹热组立克次体的一种。其他斑疹热组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还有北亚热、澳洲热、马赛热、肯尼亚热等,即所谓的蜱传斑疹伤寒,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它们的病员与洛矶山斑疹热的病原在生物学上和血清学上均相似,临床表现亦与其轻型者不易区别。
一、病因与病理
病原体为立氏立克次体,传染源为啮齿类动物,先后证明了松鼠、鼬鼠、土拨鼠及其他野生鼠可作为传染源,此外家兔、野兔、狗及鸟类也有一定关系。传播媒介是硬蜱,受感染的蜱,种类颇多,各个地区不同,主要有以下7种:①安氏革蜱:当地叫森林蜱,主要分布在美国西部山区和加拿大西部地区。因其传播洛矶山斑疹热及其他疾病,故对其生活史研究较多。②变异革蜱:也叫美洲狗蜱,主要分布在美国大平原地区,东到大西洋沿岸,加拿大东南部和墨西哥也有分布。③美洲花蜱:也叫孤星蜱。它分布在变异革蜱分布的范围内,故其作为事实上的媒介只有少数报告。④兔血蜱:在整个西半球都有分布,在自然界维持和散布洛矶山斑疹热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⑤兔革蜱:多见于雨量少的地区,特别是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南部的沙漠地区。⑥血红扇头蜱;当地叫棕色狗蜱,墨西哥及加拿大都有分布,在墨西哥可能是传播立克次体的媒介。
⑦卡宴花蜱:这种蜱从美国得克萨斯州到阿根廷美洲的热带地区都有分布。
人类感染本病的方式除直接被蜱叮咬外,也可接触蜱血、蜱粪经皮肤(特别是破损皮肤)而感染。蜱粪干燥后即失去传染性,所以一般不会像虱粪传染斑疹伤寒那样,经呼吸道感染。本病病原体自皮肤侵入后,先在局部淋巴组织或小血管内皮细胞中生长繁殖,并产生初发立克次体血症,然后立克次体在全身各脏器小血管(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等)的内皮细胞内建立新感染灶,大量繁殖后,导致继发立克次体血症及临床表现。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破裂、血管腔内不同程度阻塞、组织肉眼或显微坏死、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机制障碍等,血栓形成较多见,常侵犯血管肌肉层。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洛矶山斑疹热是人类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本病在许多方面与斑疹伤寒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发热期长短,疾病严重程度,皮疹发生的时间与部位。发病轻的可以没有多少症状,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一般潜伏期为4~8天。短者2天,长者达14天,发病急骤,先有畏寒或寒战,继之发热,全身不适,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特别是背部和小腿明显压痛。发病2日后出现高热,持续两个星期左右。部分病例伴有恶心、呕吐,发病第2~6天左右出现皮疹,先于腕关节与踝关节附近,蔓延很快,数小时内向心性蔓延到躯干及四肢,而且可出现于面部。具有诊断意义的一个特点是皮疹可较快出现于手掌和足底。皮疹初为红色斑疹,约半毫米大小,压之褪色,很快发展为较大的斑丘疹,再进一步发展为出血性丘疹或淤斑。严重病例,皮疹融合,呈暗红色或紫色,甚至部分坏死,常有明显的出血倾向。热退时皮疹开始消失,但色素斑仍可存留数周。
起病早期,脉搏充实、规律,脉率随体温增高而增加,以后即趋增快而细弱,血压亦不同程度的减低。心电图可见S-T段稍有下降,P-R间期延长。有些病例血压减低可致休克水平,手指、足趾、耳鼻或***等处可能发生坏死。较大血管血

洛矶山斑疹热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