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大方县龙山煤矿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
高度确定
矿长:发中
工程师:凤龙
二O一二年三月兴组(P3c):主要为中-厚层灰岩,含黑色燧石团块,中部常为泥质灰岩夹钙质粉、细砂岩,中上部偶夹薄层炭质泥岩。为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夹碎屑岩类基岩裂隙水,
富水性中等。
(3)下三叠统夜郎组玉龙山段(T〃2)主要为中-厚层灰岩,下部常为泥质灰岩,厚180~250m;中统茅口组(P2m)主要为厚层-块状灰岩,厚度大于100m。上述地层为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富水性强。
矿井最上的M18煤层顶板粉砂岩为相对隔水,最下的M73煤层底板与含水岩层(P2m)相距10m,底板为泥岩为相对隔水,且矿井所采煤层的开采标高全部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845・6m,该矿开采深度+1450m~+1850m,矿界围煤层最低开采标高为+1450m。煤层均位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以上。
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来源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3. 构造矿区位于百纳向斜西翼,区为一单斜构造,地层总体倾向南东,倾角10~20°。浅部地层倾角相对较陡(一般地15-20°),往深部地层逐渐变缓,减少到10°左右。矿断层不发育,地表未发现大的断层,但在矿井发现2条隐伏小断层。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定为简单型。
4.煤层赋存状况1)含煤性
矿区含煤地层为龙潭组(PJ),总厚约112~1515m,含
煤22~30层,,%。
(2)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矿区围可采煤层3层,煤层编号从上往下依次为M18
M51、M73,M18、M51、。
1)M18煤层:位于龙潭组上部,煤层较稳定,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上距长兴组底界15~21m,平均18m,~1・41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
构简单,无夹矸,颜色灰黑色、条带状结构,似金属光泽,贝壳
状断口,半光亮-光量型。
2)M51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M18煤层约40m,下距含煤地层底约55m,~1・80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简单,煤层中上部常有一层夹矸,-,-,~。
3)M73煤层:位于龙潭组底部,上距M51煤层约45m,下距含煤地层底约10m,~1・20m,,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M73煤层下距二叠系中统茅口组顶界约10m。

龙潭组含煤地层为一套泥岩、煤层至细粒碎屑岩组成,M18煤层位于龙潭组(PJ)上部,顶板为层状粉砂岩、泥岩,底板为泥岩、粉砂岩;M51煤层位于龙潭组(P3l)中部,上距M18煤层约21—40m左右,顶板均为粉砂岩,底板均为深灰色薄层状炭质泥岩;M73煤层位于龙潭组(PJ)底部,上距M51煤层约45m左右,下距含煤地层底约10mJ页板均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灰色铝土质泥岩。
M18煤层顶板岩性坚硬程度较软弱,M51煤层、M73煤层顶板岩性坚硬程度中硬。
可采煤层空间位置及其顶底板特征简表煤岩层柱状图
序号
含煤地层
煤层
编号
煤层平均厚度(m)
煤层间距(m)
稳定性
顶底板岩性
顶板
底板
1
M18

稳定
粉砂岩
泥岩

21-40
2

M51

稳定
粉砂岩
炭质泥岩

45
3
M73

稳定
泥质粉砂岩
铝土质泥岩
距煤系底界约10
三、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一)采空区冒落带高度确定
采空区冒落带高度根据煤层顶板岩石坚硬程度和采高确定,
般为采高的3—5倍。
M18煤层顶板岩性坚硬程度较软弱,根据本矿井2008年采面采空区的实际冒落高度数据显示为4—7m之间。—1・1m,冒落高度数据显示为4—5m;—,冒落高度数据显示为
5—7m。即M18煤层采空区冒落带高度按采高的5倍计算。
M51煤层、M73煤层顶板岩性坚硬程度中硬,矿井没有经验数据,由于顶板岩性坚硬程度中硬,其采空区冒落带高度暂按采高的4倍计算。
(二)采空区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
1、采空区裂隙带高度根据煤层顶板岩石坚硬程度和采高确定时,一般为采

采空区冒落带、裂隙带高度确定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wo11
  • 文件大小137 KB
  • 时间2022-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