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积极心理学与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积极心理学和阿q精神.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积极心理学与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_积极心理学和阿q精神
  阿Q,是鲁迅先生1921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子公:一个横遭压迫、备受屈辱的雇农流浪汉,他在任何状况下都能自己劝慰自己,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咋一看,主动心积极心理学与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_积极心理学和阿q精神
  阿Q,是鲁迅先生1921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子公:一个横遭压迫、备受屈辱的雇农流浪汉,他在任何状况下都能自己劝慰自己,都自以为是成功者。咋一看,主动心理学提倡的主动心态似乎也是类似的,建议大家要以主动、阳光、欢乐、主动的心理状态面对生活中的磨难、苦痛、挫折和失败,这不是精神成功法又是什么呢?
  其实,这不仅是对主动心理学的误会,也是对阿Q精神的误会。关于阿Q精神和精神成功法,《百度百科》上有很详尽的说明。在这里引用其中原北京高校中文系教授黄修已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特别透彻又简明的论述:
  这就是他的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嘲、自解、自甘屈辱,而又夜郎自大、自我沉醉等种种表现。简言之,是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运用虚假的成功来在精神上实行自我劝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刻忘却。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用儿子打老子’来劝慰自己,并自认为是成功了。由于这种病态精神的支配,他便永难振作起来以求自强,并永在屈辱中苟活。他的一生就是一部受尽屈辱的血泪史。直到最终糊里糊涂地被杀,还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英雄的呼喊中,完成了最终一次精神成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阿Q精神的实质是否定现实、自欺自贱、不求抗拒、甘于屈辱。它是心理学家已经发觉的16种心理防卫机制(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中的两种躲避和自骗的结合。虽然它可以让人在遭遇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心理压力,短时间内就能复原心理平衡,但其消极意义是特别明显的,可以让人因压力的短暂缓解而自欺欺人,出现自我麻醉,不求变更,从而导致更加严峻的心理疾病。
  (1)阿Q精神中的否定(Denial),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洁的心理防卫机制,它否定不开心的事务,当作根本就没有发生,以此获得心理上短暂的劝慰。比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很多人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被人指责,假装没听见等等。其他如眼不见心不烦、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2)阿Q精神中的精神成功,是典型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又称文饰作用,个体无意识地用好像合理的说明犯难以接受的行为辩护,掩饰自己的无能、过失,或者龌龊,以减免焦虑的苦痛和维护自尊免受损害,使其可以接受。这个理论有两个很闻名的案例:一个是酸葡萄心理尽量丑化自己没有满意的欲望;另一个是甜柠檬心理尽量美化自己已经满意的欲望。许多强迫型神经官能症(Obsessive Neurosis)和幻想型精神病(Paranoid Psychosis)患者就常运用此种方法来处理其心理问题。
  由此可见,阿Q精神是病态的、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邪恶的。试想一下,当我们心理学家面对一个被家暴的女性、一个被性侵扰的女孩、一个被迫害的弱势人士、一个被蒙骗的无辜孩子等不幸人士的求助时,能只告知她/他们要一分为二、要合理化、要主动吗?其实,更须要有一个能解

积极心理学与阿Q精神有什么不同? 积极心理学和阿q精神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