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R61 A 1672-3783(2010)11-0089-01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缘由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0年9月本院诊治的[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R61 A 1672-3783(2010)11-0089-01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缘由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0年9月本院诊治的46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经采纳主动治疗措施后切口在术后9~21天愈合,无1例继发感染。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削减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 切口脂肪液化的早期发觉,刚好有效的处理能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病人的苦痛。   腹部切口;脂肪组织;液化      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增加及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增多的趋势。笔者收集本院2006年7月~2010年9月在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6例,现将脂肪液化的预防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2~68岁,。上腹部手术32例(包括胆囊切除术24例,胃大部切除术4例,胃穿孔修补术2例,其它2例),下腹部14例(包括肠修补术6例,阑尾切除术8例)。均为肥胖病人,切口下脂肪厚度为4~9 cm,于术后4~7天切口出现较多淡黄色渗液,内混有少许脂肪滴及坏死组织,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切口愈合差,渗液涂片镜检有较多脂肪滴,细菌培育阴性。    方法与效果:依据切口渗液状况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30例,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拆除部分缝线,内置庆大霉素盐水纱条引流,每天换药1次,直至切口愈合。愈合时间为9~14天,无需Ⅱ期缝合。B组:16例,切口有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皮下组织游离,拆除全部缝线,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渗液多时每日早晚各1次,当渗液较少后以庆大霉素生理盐水纱布湿敷,每日1次,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照耀切口至切口肉芽组织簇新后行Ⅱ期缝合。一般5~7天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1天。两组病人均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   2 探讨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对于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一般认为有以下表现者可诊断为切口脂肪液化[1]:(1)多发生在术后5~7天,大部分病人拆除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它自觉症状;部分病人于常规检查切口时发觉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飘浮的脂肪滴。(3)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4)渗出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连续3次培育无细菌生长。本组46例均符合上述标准。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缘由:我们体会主要与以下几点有关:(1)切口受到污染引发炎症;(2)术中用电刀切割皮下组织,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性烧伤,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热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 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3)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很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防治体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