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1、同学们要做 10 个灯笼 , 已做好 8 个,还要做多少个 ?
2、从花上飞走了 6 只蝴蝶,又飞走了 5 只,两次飞走了多体育组有 25 个足球, 12 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和篮球的总和少 17 个,排球有多少个 ?
43、食堂运来 95 斤黄瓜,比西红柿我 35 斤,比土豆多 80 斤,西红柿和土豆共多少斤 ?
44、跳绳比赛,王红跳了 66 个,比想丽多跳了 13 个,比赵琳多跳了 25 个,李丽和赵琳共跳了多少个 ?
45、有 75 棵树苗, 25 棵杨树, 36 棵是柏树,剩下的是柳树,问柳树有多少棵 ?
46、跳绳比赛,王红跳了 66 个,比李丽多跳了 13 个,比赵琳多跳了 25 个,李丽和赵琳共跳多少个 ?
47、一块布长 80 米,第一次用去 25 米,第二次用去 15 米,这块布还剩多少米 ?
48、姐姐去上学,已经走了 38 米,还离学校有 62 米,姐姐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 ?
49、冰箱里有 30 支冰棒,已经吃了 20 支,还剩多少支 ?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多少支 ?
50、小静今年 7 岁,她妈妈今年 34 岁,再过 8 年后,妈妈比小静大多少岁 ?
小学数学《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87 - 88页例3,并且完成做一做和练****二十二1 - 2题。
2.教材分析:这个例题是含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了简单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又在四册和本册教材中学****了三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之后进行教学的新知识。两步应用题是本册重点内容之一,同时它在应用题教学中又占有重要地位。在两步应用题中,连续问是基础,三个已知条件是过渡,两个已知条件是重点。例3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它应当是重点中的重点,为此给学生造成显明、深刻的第一印象是十分必要的,科学、合理地设计好本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3.教学目的:根据大纲精神和教材意图确立如下三个教学目的。
(1)通过多(少)几求和,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解答,使学生初步认识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这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进一步加深对两步应用题的理解。
(2)通过条件变换,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能力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能力。
(3)通过本节知识学****向学生渗透事物间是有 " 联系的 " 、是
可" 变化的 " 、"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教学重点应当是;有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两个已知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在解题中用两次学生很少接触是教学难点。教学关键是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中间问题。
二、教法和学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1.运用迁移规律、比较的方法进行启发诱导式教学。
2.运用线段图、讨论、总结等方式和解题思路分析,激发主体参与意识,调动主体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深化学法训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教材编者是按照:复****例题 - 想一想 - 做一做 - 练****题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列或是教学过程安排的。其中每一环节均有其自身的
侧重点。复****的目的在于迁移引新,例题的目的在于探究解题思路,想一想的目的在于扩展知识,举一反三,做一做的目的在于内化知识、强化能力、训练思维。因此教学过程设计五个环节。
(一)复****旧知,抓迁移。
用复****题引入新课。这一复****题是本节知识的生长基础,要有意识地把复****题向例题导入。为此分四个层次完成复****题。
1.出示复****题: " 饲养小组养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养兔多少只? " 并出示符合题意的兔子彩图,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兴趣、注意力和理解题意。
2.独立解答本题(指名板演),同时教师画出复****题的线段图。
这个线段图主要为新授作伏笔,同时也从不同角度理解题意。
3.共同订正复****题。
4.变条件、抓迁移。如果把 " 16只白兔 " 改为 " 养白兔比黑兔多6只 " 应当怎样算?因为复****题学生都顺利完成,而经此变化学生便会达到 " 欲罢不能 " 的程度,会极大激发学生学****兴趣,就此***入境导入新课。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 " 两个已知条件两步应用题
。并简单提出学****要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