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述一下我所学到的,所听到的关于老子的思想。
老子,是一位隐士哲学家。
司马迁说老子是“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按照我以前所学,我觉得老子大概是一位很有学问,很有想法,但又很低调的人。他大概是看厌了纷争乱世之后,接着便大呼一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便遁入山林做隐士去了。我的这些想法都来自于老子声名昭著的“无为〞思想。
但是,在看了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的阐述后,我改变了想法。易教授认为:在古时候像老子这些名为“隐士〞的道家学派人士,其实都算不得真的隐士,确切的说,他们应该是“隐士哲学家〞。在易教授看来,只有有本领,却又不愿做事的人,才能称作“隐士〞。不愿做事,这里其实指的是入仕为官。但这样一来,问题就出来了,隐士什么都不做,要哲学干什么〔中国古代哲学通常是与入朝做官,匡扶社稷紧密联系的〕?隐士对于国家大事、天下兴亡,既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你何必说,又有什么可说的?
这就说明了两点,第一,道家不等于隐士。他们的立场,观点,态度是隐士的,因此主张“不做〞。但他们的社会角色是哲学家,因此不能“不说〞。说什么?把为什么主张“不做〞的理由说出来。主张“不做〞,同时又“要说〞。这就是“隐士哲学家〞,也就是道家。第二,既然是“隐士哲学家〞,那么他们的心里其实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天下兴亡的。只不过在他们看来,这个天下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
了,如果一定要救,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无为〞。③
那么便引出了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无为〞。
无为是有为,有为是无为。
按照上述理解方式推衍的话,老子其实是关心天下大事的,并且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乱世格局提出了自己的一套解决方案,那便是“无为〞。在老子看来,这个世界本来是和谐而有序的,但正是因为一些人不顾世界运行的本质规律,而悖逆行事,这才导致了社会的失序,乱世的出现。
为人要恪守本分,遵循天道,禁灭人欲。为君要庸碌无为,愚民反智。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能恢复秩序,这个社会才能成为“太平盛世〞。什么是太平盛世呢?浑浑噩噩的社会就是太平盛世,君主无才略,臣民无智心的社会就是太平盛世。这些论点在?道德经?一书中便可找到很多论据。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道德经·第十二章?〕。这句话就是告诫大家要禁人欲,因为欲望会使人误入歧途。“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统治者不尚贤,老百姓就不会去竞争。不把那些奇珍异宝放在眼里,就不会有人去做盗贼。不去勾引大家的欲望,那么民众就不会蠢蠢欲动。?道德经·第十九章?还说了:“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句话就是告诉人们,当人们都抛弃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些多余的东西之后,这个乱世也就太平了。
事实上,这样的“无为〞思想贯穿了整部?道德经?的始终,它是道家的精神信仰,它也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在老子看来,世道的乱,都是人心作乱。人们

【最新】《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