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dì èr)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dì èr)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zhōuwéi)的空气
课题(kètí)1空气
1、拉瓦锡测,剩下液氧。工业制取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2、实验室制氧气
药品:〔1〕过氧化氢溶液〔需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2〕***酸钾固体〔需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3〕高锰酸钾粉末


实验室制氧的原理
〔1〕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响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2〕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制氧气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反响方程式:2H2O2MnO22H2OO2(3)加热***酸钾
二氧化锰文字表达式:***酸钾***化钾+氧气加热二氧化锰加热反响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记住:高锰酸钾,紫黑色或者暗紫色,固体粉末二氧化锰,黑色粉末制氧气的装置
收集方法:排水法〔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看木条是否复燃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将药品装入试管③、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⑤、收集气体⑥、将导气管移出水面⑦、熄灭酒精灯考前须知: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一小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堵塞导气管
2、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3、加热之前要先预热


4、导管口刚有气泡时不能立即收集,因为这时是空气,要等到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
5、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扩展阅读: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1、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的科学家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发现并制得了氧气。2、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
2、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B、〔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翻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4、原理:表达式:磷〔P〕+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
点燃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5、考前须知: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过少那么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
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翻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那么测量结果偏小〕,
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那么测量结果偏大〕。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答: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
燃烧〕
6、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缺乏;B装置气密性差;
C未冷却至室温就翻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二氧化碳〔CO2〕%,%。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空气成分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零点零三有两个,二氧化碳和杂气四、物质的分类:


纯洁物和混合物1、纯洁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洁〞是相对的,绝对纯洁的物质是没有的,只要杂质含量低,不至于对生产和科学研究产生影响的物质就是纯洁物。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可爱女人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