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年代 著作 作者 载药
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唐慎微 1558味
明 吐
燥湿
治疗湿证

坚阴
泻火存阴
治疗阴虚内热证




渗湿
利水
治疗水湿内停之证


软坚散结

治疗瘰疬、瘿瘤、痰核、癥瘕
泻下
治疗便秘

3、性同味异,作用不同
麻黄 辛温、发散风寒
***羊藿 甘温、补肾壮阳
乌梅 酸温、敛肺涩肠
厚朴 苦温、燥湿,治寒湿证
性 味 组 合
1、性味相同,作用相近
辛温解表药,发散风寒
2、性味不同,作用不同
苦寒、清热。 甘温、补益

4、味同性异,作用不同
薄荷 辛凉、发散风热
石膏 辛大寒、清热泻火
砂仁 辛温、温中行气
附子 辛热、补火助阳 ,散寒
性 味 组 合

第三节 升降浮沉(定向概念)
一、升降浮沉的作用与适应证
药性 趋向 功效 适应证
升 向上
浮 向表
发表,祛风,散寒
升阳,涌吐,开窍
头风痛、表证
内脏下垂、
窍闭神昏

药性 趋向 功效 适应证
降 向下
沉 向里
清热,泻下,利水
重镇安神,潜阳息风
消导积滞,降逆止呕
收敛固涩,止咳平喘
大便秘结,小便不利
里热证
呕吐,喘咳,阳亢
自汗,盗汗

二、与升降浮沉有关的因素
性 味 质地 炮制 配伍
升浮 温热 辛甘 轻(花、叶) 酒升、姜散
沉降 寒凉 酸苦 重 金石 盐下行
咸 贝壳 醋酸敛
果、子
随 大 队

第四节 归 经
一、概念
归:归属
药物作用部位归属于某一经络
经:经络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
具体指出药物作用的适应范围。

第四节 归 经
二、应用
1. 按经选药
咳嗽、气喘——肺经病——选入肺经药
胁肋胀痛、乳胀疝痛—肝经病—选入肝经药
杏仁、苏子
柴胡、香附
2. 引经药
某些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作用于某一脏腑。
桔梗、牛膝

三、注意
1. 归经必须有其他药性相结合
a. 同一脏腑经络病,有寒、热、虚、实的不同,同一经药物也具有温、清、补、泻的不同。如肺经
清肺热黄芩 温肺寒干姜 补肺虚百合 泻肺实葶苈子
b同一脏腑经络病,还有病位在上下表里,病势向上下外内的不同。

2. 脏腑经络的病变是相互影响的,用药
时,不能单纯使用一经的药物,要根据相互
间的关系及病之传变规律,配合其他经的药
同用。

第五节 毒 性
一、古本草学中“毒”的含义

广义:
指药物的偏性。
毒药常是药物的总称
狭义:
指药物的毒、副作用。
指药物作用的强弱

二、临床应用有毒药物,应注意
1. 禁忌症
2. 炮制
要严格遵守加工操作规定。
3. 用量
严格掌握剂量,按药典规定用药。
4. 剂型
有毒的药宜制丸剂,不能制酒剂。
5. 配伍
通过配伍,可监制毒性,减少副作用。

第五章

中药学总论-中药学总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放射辐射
  • 文件大小840 KB
  • 时间2022-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