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重新认识孔夫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新认识孔夫子
陈胜平
两千多年来,在统治阶级、文化界、教育界、思想界人的眼中,孔子是圣人,以至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可是在民间,对孔子不一定那么看好。不少人把孔夫子当成迂夫子,思想僵化,不知变通,迂腐不堪。认为那些暴雨来了不跑还在迈方步的人就是中了孔儒之毒;认为那些见女子落水,有碍男女授受不亲,不施援手,眼睁睁地看着落水女子丧命的迂夫子就是孔家门徒。总之在民间,人们一面基本遵守儒家的礼教,一面又对食古不化,思想僵化,有文化无变通的读书人进行讽刺,对孔夫子进行影射。就在时下全国掀起弘扬传统文化,一些社会团体、个人开办读经班、国学班,仍然有人疑虑,会不会弄出一些食古不化的书呆子、迂夫子出来。在他们眼里,孔子就是迂夫子。
孔子真是迂夫子吗,非矣,从下面几则故事可以看出,孔子的思维非比常人,不仅当时的达人智者不及,就连现在的“专家”也自叹不如。
一、因材施教,现在的特级教师不如
子贡、仲弓、司马牛等学生都曾问过孔子,是什么叫仁。
子贡不仅口才好,不亚于后来苏秦、张仪,而且他经商有道,富可敌国,所以孔子对他说仁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意思说你现在富裕了,应帮助别人富裕,那么你就是仁者了。
仲弓是从政的,但他不修边幅,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所以孔子就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家无怨,在邦无怨。”要他注重自己的形象,要他修身,齐家,尊重他人,尊重民众,这就是仁。
而对于爱说大话爱说空话的司马牛,孔子却说,说话谨慎,因为说出的话不一定做得到,所以慎言就是仁。
还有类似的因材施教的例子很多,你能说孔子是迂腐吗?
二、做好事不图回报,影响就一定好吗?
当时鲁国和齐国打仗老吃败仗,国君想赎回俘虏,但是国力空虚,拿不出钱。君王就发出号召,国内的巨贾富户,若出钱赎回战俘,一两年国家缓过气来,连本带利补赏这些出资者。等于是变相发放国债。
子贡积极响应号召,拿出一大笔钱,赎回大批俘虏,并高调宣布,自己拿出的这笔钱不要国家还了。要是今天的媒体一定说子贡做了好事,精神可嘉。可是孔子却将子贡狠狠批评了一顿,说他宣布不要国家还钱,是做了一件蠢事。子贡感到很委曲。孔子说,你赎回俘虏,就宣布不要国家还钱,那别人,那些比你出钱出得少的,还好意思要国家还钱吗?重要的是还有那些准备出钱的,会这样想,要国家还钱,感到羞耻,不要国家还钱,自己血本无,不如干脆不出钱。你看吧,从此以后,鲁国不会再有人出钱赎回俘虏了。
事实果如孔子预料的那样,因为子贡出了巨资都不要国家还钱,别人也不好要国家还钱了,于是后来的人干脆不出钱了。
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样使很多人对赎人望而却步。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可惜的是2000多年过去了,现代的人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图为子贡接受孔子的批评
三、做了好事,接受了回报,影响不好吗?
一次涨大水,一个人被河卷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见了,奋不顾身,跳进洪水里,
救了落水者。并把那人送回家,那个人家感恩图报,酬谢了子路一头牛。子路像得了奖品一样,牵着牛招摇过牛,人们对他指指点,说做了好事,还要回报,这算是做好事吗?孔子的其他弟子也引以为耻,并反映到孔子那里去了。
孔子把子路召到学馆,当众表扬了他,说:你做得很对,你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的,为什么不可以接受感谢呢,再说你不接受感谢,那人一家觉得永远欠你一条命,就会活得太累,你给了他一家知恩图报的机会,他们心里就释然了。救人危难是美德,知恩图报也是美德呀,你不能因为你修美德,就不给别人修美德的机会。再说,世人知道,做好事可以接受回报,从此以后,就会有许多人到大江大河去捞人了。
可惜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都没有这般见识,还在鼓吹,做好事不要回报,接受了回报,好事就变质了。结果怎么样,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而知恩图报的就更少了,碰磁的,讹人的反而多了起了,搞得人们不敢做事好了,连扶一个摔到的老人都不敢了,崩说去洪水
里捞人了。
图为子路救人牵牛回家市民围观
导至父母犯错就是不孝。
鲁讯骂儒教是吃人的礼教,破四旧时彻底砸烂孔家店,时人最恨的就是三纲五常,尤其是其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
这可是冤枉孔子了,他绝没有说过这些的话,这是后人借孔子的名义说的,有故事为证。
孔子的弟子曾参是大孝子,《孝经》就是他写的。
曾参年少时随父下田插秧,但他笨手笨脚的,插的秧东倒西歪,有的还浮出水面。其父见之大骂,也不指教一二。曾参受责,心中恐慌,更加手忙脚乱,插的秧更加不堪入目。父亲怒不可遏,从田埂上扯过扁担,连头带背一下,把儿子打扒在水

重新认识孔夫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