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诗文朗诵节奏区分(详解)
一、对于古诗(包括词、曲)节奏的区分
古诗的声律(节拍)节奏
《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
(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如依据自然的声律节奏,而不论意义构造怎样,都只按前述的第一种节奏形式,即经典的节奏形式来吟诵。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虽然读的人知道“疑无”无解,“又一”间隔了词义,但实际吟诵时就是这样。可见,传统的吟诵方法是着重声律,而忽略意义的。(参阅朱光潜《诗论》)
这种方法,用在今天的中小学的教学中,自然是不合适的。那么应当怎样指导学生划
分节奏呢?对于这个问题,语文界是有争议的。这种争议在2000年人教版初中第一册《语
文》课本P144练****一中即有反应,这是中学生初次学到古诗,这个练****中要求学生区分节
奏,提出的原则是“兼顾音节和意义”(笔者按,“音节”应改为“声律”),给出的示范有两种,
分别是:故人/具/鸡黍故人/具鸡黍
谁家/新燕/啄/春泥谁家新燕/啄春泥
但是到了2001年版,两种划法只保存了前一种,后一种被删去了。那么,这种修订的
理据是什么呢?事实上,有很多教师更愿意使用后一种区分,因为它更简化,而根据上文的
剖析,我们还能够认为简化的二分法切合“三字尾”或“半逗律”原则,更便于学生操作。惯例的情况只需把诗句一分为二就行,五言为二三,七言为四三。
但是,这种简化的方法实际上是不妥当的。它只是只注意到了意义,并没有兼顾到声
律,就如上举的《游山西村》而言,按二分法区分之后,简单倒是简单了,但这样区分之后,
全诗就变成了单一的四三、四三,没有任何变化,这是不切合该诗实际的美感效应。事实上,作为律诗,从形式上说,它特别讲究对仗。而对仗要求上下两句必须构造一致,互为对称。
对仗句(即骈句)安排在中间四句的地点。在律诗的首尾往常使用散句,第一和二句,第七和第八句的构造形式不同。散句和骈句的交错应用,是律诗的基本特点。此外,两联对仗,在构造形式上往常也需要变化,如果颔联是二二一二,那么颈联一般就是二二二一。这样,
散句和骈句交错起来,几种不同的骈句联合起来,才使律诗既有很强的表现力,又有很美的阅读效果。《游山西村》中,第一句为二二二一,第二句则变为二二一二,颔联为二二一二,颈联则为二二二一,末尾两句又变为二二一二。
可见,给古诗区分节奏的要领是:⑴找到各句畸零的单音节,这个音节独自作为一个节拍;⑵其他音节,只需不违背意思,每两个音节为一个节拍。这样的方法,对于常有的两种构造形式都是可行的。
操作举例,下面是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首先找到各句的畸零单音节:平、混、泽、城、无、耻、情。这样很快就能够给全诗标
出节奏点,如下: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标好后,能够看到,第一句为二二一,第二句为二一二,这一联是散联。中间两联对仗,一联为二二一,一联为二一二,齐整中有变化。这里,尾联第七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熙
  • 文件大小135 KB
  • 时间2022-09-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