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一古诗阅读.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15、“故乡”一词在起首两句中的迭现,使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资深游子想知晓“故乡事”的(    急切    )心情。(2分)
 
16、花草本是无情物,可作者对寒梅却情有独钟,可见寒梅寄托着作者(     思乡    )的情感,运用的表现手法为(      借物抒情  )。 (2分)
 
 前人评价这首诗有“悠扬不尽之致”。你认为它的“悠扬不尽之致”关键在哪一句或哪个词上?为什么?
答:我认为关键在“寒梅著花未?”一句。问话看似平常,实则意蕴无穷。家乡可问的事物很多,而作者独问“寒梅”,可见“寒梅”与作者不同寻常:或牵系诗人的感情生活,或关涉诗人的风雅往事,或融注了诗人高尚的心态志趣等。“寒梅”意蕴很多,作者偏不点明,以问作结,让读者深思、揣味,故此诗诗味绵长。
“√”。
(1)这首诗描写了冬天梅花怒放的情景。( )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质朴而真挚的思乡之情。(√)

(1)您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2)您来的时候,我家窗前的梅花开了没有?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错误的一项是(   D )
A、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来日:指从故乡动身前来之日。着花未:开了花没有。
B、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
C、“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
D、全诗通过具体描写,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
,错误的一项是( A   )
A、“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态。
B、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C、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
D、这首诗歌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
4、“故乡”一词在起首两句中的迭现,使读者首先感受到的是一个资深游子想知晓“故乡事”的(   急切  )心情。(2分)
5、花草本是无情物,可作者对寒梅却情有独钟,可见寒梅寄托着作者(    思乡    )的情感,运用的表现手法为(   借物抒情或融情于物  )。 (2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阅读练****及答案
(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李商隐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2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何时能够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再 _;[话]:__再 回叙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2分)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_______,________。 (2分)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
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分)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

初一古诗阅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7-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