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观念.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浅析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观念 】是由【Bonnaco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浅析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观念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浅析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观念
AnalysisoftheaestheticconceptofChinesetraditionalfurniture
传媒艺术学院高杨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回顾,了解各时期家具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与形成其风格特征的审美观念,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对于启迪和扩展当代中式家具创新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具,传统家具,审美观念
Abstract:ThisessayreviewsthehistoryofChinesetraditionalfurniture,,tograspitsmeaningandpatternsofdevelopmentandchangeswhichhasimportantpracticalsignificancefortheenlightenmentandexpansioncontemporaryChinaFurnitureDesign.
Keywords:furniture,traditionalfurniture,aestheticconcept

家具的历史与人类发展史同步,从人类第一次使用工具开始家具就产生了。旧石器时代,人们以石器为主要劳动工具。进入农业社会,人们学会了用木材制作工具与制陶。随着房屋的建造,出现了榫卯结构和企口木板。新石器时代,出现饰有彩绘图案的木制家具。从遥远的原始时代到信息社会的今天,家具已演变成与人类生活环境、生活状态密不可分的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家具历史悠久,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家具工艺与艺术的辉煌成就。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席地而坐的矮型家具时期,高矮型家具并存的演变时期及垂足而坐的高型家具时期。

史前至秦汉时期,人们席地而坐,家具均较低矮。“席”是当时社会的重要家具之一。商朝家具造型浑厚规整、多直线,具有神秘庄重之感。家具使用功能主要为祭器,如俎和禁,材料以青铜为主。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社会逐步建立的阶段。家具开始脱离商周时“礼”的束缚,转而贴近生活。青铜家具发展到达高峰,出现了继“席”之后的主要卧具“床”。
秦汉是矮型家具的鼎盛时期。家具造型美观,质地优良,出现了玉制、竹制及陶制家具,且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组合形式的系列家具。从画像与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当时的家具陈设基本上是席、床、塌、几、案的组合格局。床是秦汉时必备的家具,是室内陈设的中心。汉代漆工艺繁荣,家具装饰以彩绘为主,漆木家具占据主导地位。东汉时,传入的胡床是后来“马扎”的前身,为高型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至五代,政局动荡,人心不安,佛教传入中国,同时带来人们起居方式的变化。少数上层统治阶级和僧侣们垂足而坐,但多数百姓仍席地而坐。家具的种类、造型及工艺有较大的发展。
隋唐是我国高低型家具并行发展期,其间人们的起居****惯呈现席地跪坐、伸足平坐、侧身斜坐、盘足迭坐和垂足而坐同时并存的景象,高型家具日趋流行,席地坐与垂足坐两种起居方式并存。唐代家具体量较大,雍容华贵,壶门结构应用广泛,并已向成套化发展。

宋代是明清家具高峰期前的序曲。家具主要特点是在加工手法上的突破和形象上的改进。家具开始使用线脚和束腰的新做法,制造上吸取了建筑的大木作工艺,品貌单纯质朴。家具装饰沿用壶门式样,牙板既是装饰构件又具稳固结构的作用。形体尺度考虑到人垂足而做的比例光系,家具结构严谨。厅堂陈设形成一定格局,一般采用对称式,屏风前面正中设椅子,两侧各有四椅相对,后在屏风前置圆登,供宾主对坐。元代家具出现了罗锅枨和霸王枨两种新家具部件。
明代进入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黄金时代,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明式家具”。明式家具造型优雅线条柔美,用材讲究,比例匀称尺度适宜,结构科学合理与装饰浑然一体。合理的结构增强了家具的刚劲和美观,榫卯接合和框架结构相互依存、协调统一,共同构成明式家具的艺术形象。用材讲究为精细严谨的做工创造了条件,木材自身的色泽花纹又增添了自然美的情趣。明式家具的制造技术和方法上,产生了含蓄高雅、玲珑剔透的蜡饰工艺。家具形体上线型的粗细、刚柔、虚实、凹凸、收放等不同的变化,使家具表面起伏错落,生动而有韵律。
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殊文化背景中形成的明式家具,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家具被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文化精神领域,表现出卓越的成就和艺术特色。王世襄先生曾用“品”来评价明式家具的特点,得十六品,曰:“简炼、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浓华、文绮、妍秀、劲挺、柔婉、空灵、玲珑、典雅、清新”。工艺美术家田自秉教授用“简、厚、精、雅”四个字来概括明式家具的艺术特色。简,是指它的造型洗简,比例适宜,简洁利落。厚,是指它形象浑厚,具庄严质朴的效果。精,是指它做工精巧,曲直转折,严谨准确。雅,是指它风格典雅,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调。现代学者杨耀先生说:“明式家具有很明显的特征,一点是由结构而成立的式样,一点是因配合肢体而演出的权衡。从这两点着眼,虽然它们的种类千变万化,而归综起来,它始终维持着不太动摇的格调,那就是简洁、合度。但在简洁的形态之中,具有雅的韵味,表现在外形轮廓的舒畅与忠实,各部线条的雄劲而流利,加上它顾全到人体形态的环境,为使处处得到适用的功能,而做成随宜的比例和曲度”。上面这些精辟的论述对明式家具神态、装饰、构件、结构做出了中肯的评价。
清代,初期的家具风格继承了明式家具的特点,因此学者王世襄先生将明式家具定义为明朝到清朝初期康熙、乾隆年间。乾隆后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奢华生活与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家具风格由秀丽雅致的明式风格转化为豪华繁琐的清式风格。清式家具造型上讲究浑厚庄重,用材尺寸大,体态丰硕,重装饰、雕刻繁冗,家具追求富丽豪华的效果。另外,清式家具形成了不同的地方特色。按产地和风格不同主要分为“苏作”、“广作”和“京作”。

中国传统家具受中国古代儒家、道家与禅宗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不论是在审美观念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显示出了特定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与社会的意识形态。从神秘威严的商周青铜家具,到写实精练的秦汉漆木家具;从丰满华丽的大唐壶门结构,到典雅柔美的宋代框架结构;从简练秀丽的明式风格,到繁琐富丽的清朝家具这一恢宏的演变过程,与特定时代的审美观念密不可分。

自汉武帝“罢础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儒家美学的核心思想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中”与“和”。“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儒家“尚中”思想造就了富有中和情韵的道德美学原则,对传统艺术的创作思想、审美观念等方面有着明显影响。如中国传统建筑就强调秩序井然的中轴对称布局,形成了以“中“为特色的传统建筑美学性格。
“礼之用,和为贵”是儒家美学的又一出发点。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审美、艺术和社会的政治风俗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为了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本身进行规范,艺术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必须包含道德的内容。”可见,儒家美学强调审美中的道德问题,并将道德观与审美结合在一起。《周易》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主张“万物与吾一体”,“天人合一
”的观念。中国传统家具追求“天人和一”的宇宙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宋代和明式家具最具有代表性。宋代设计思想上尊崇自然和倡导秩序,简洁、工整和规范美是宋代家具的主要风格。明代家具简洁、俊秀,在文人的参与下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包括了古代文人对文化本体加以肯定和弘扬的期望。
儒家重“人文”,讲“人伦”,“圣王之道”的思想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因此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分明、男尊女卑等观念鲜明。体现在家具上则以材料、装饰、造型等的不同来表现这种社会等级。《西京杂记》载:“汉制天子玉几,冬则加绨锦其上,谓之绨几。……公候皆以竹木为几,冬则以细羁为橐以凭之,不得加绨锦。”可见家具使用上极为森严的等级观念。清代的太师椅即是明显一例,它虽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但在当时社会却极为流行,因为其造型隐喻着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理想追求。太师椅的造型和选材不仅表达出了一种合乎儒学规范的伦理标准,而且将封建意识的秩序感反映的淋漓尽致。

道家之“道”是一个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全貌的概念,它与正统的儒家文化构成一种互补的关系。按《老子》的理论,“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和本原,宇宙万物的演变都是“道”的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道家美学为中国艺术提供了一种审美的境界,它的基本特征是“虚静”和“空灵”。在家具设计上突出地表现为对家具的虚实、空间感、体积感、重量感的认识,以及对造型和尺度的把握,家具和人的亲和力的理解。例如明式椅靠背板的曲线,在功能上满足了人体靠坐时的舒适感,在审美上,则与中国书法的“一波三折”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各种直、曲线的不同组合,线与面交接所产生的凹凸效果,既增加了家具形体的空间层次感,又丰富了线条在家具设计中的艺术表现力。
道家所尊崇的是天地万物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成之道,它不仅对设计思维与审美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吸引了很多现代国外学者的目光。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与现代主义大师密斯·凡德罗提出的“少即是多”颇有相似之处。庄子提出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即——可以雕琢,但雕琢的目的是要看不出雕琢的痕迹,化有形于无形,以有形的装饰达到无形的效果来营造某种意境——这与后现代主义所倡导的精神暗合。在空间的理论上,老子的“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形象而又生动地阐述了空间的实体和虚空、存在与使用之间辩证而又统一的关系。而庄子的“人知有用之用,而不知无用之用”讲的同样是这个道理。
中国传统家具蕴藏着道家的审美观念,强调家具在意境上的渲染作用,善于用写意的手法提取其他器物和建筑上的精华部分而加以简练和浓缩,表现的是一种含蓄深刻着意于形的美。

禅宗是由于佛教文化东渐,在中国文化土壤上形成的一个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成为与儒、道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一,它提倡通过个体的直觉体验和沉思冥想的思维方式,从而在感性中通过悟境而达到精神上一种超脱与自由。
在禅宗看来,规定性越小,想象余地就越大,因而少能胜多,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家具设计上表现为利落、简洁、质朴,没有过多的繁复装饰,让空间的属性更加明显,一个虚性的空间,将可容纳更多可能性。具有“禅味”的中式风格,以其简法明快的线条及耐人寻味的内敛性,改写一般对中式建筑、家具,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刻板印象。近几年在古典与现代、中式与西式的各色家具中,富涵东方禅意风的家具异军突起,家具本身不仅中西合璧,更提取了古典家具的雅致与现代家具的简约,利落的线条、纯净的色彩配上东方意味的图案,颇能营造宁静舒适的空间氛围。

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的历史回顾,了解各时期家具发展演变的社会背景与形成其风格特征的审美观念,从而把握家具发展变化的内涵和规律,对于启迪和扩展
当代中式家具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家具设计思想深奥、丰富,是现代家具设计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参考文献】.
[l]彭亮胡景初,家具设计与工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3]王铁球,中西古典家具文化的比较[J].
[4]牟跃,家具与环境设计[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5]梁修坦,中国传统文化构架下室内设计的符号学策略[J].
[6]胡德生,中国古代家具[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浅析中国传统家具的审美观念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onnacon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