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倍捻机电锭的制作方法 1.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倍捻机电锭的制作方法 1 】是由【421989820】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倍捻机电锭的制作方法 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倍捻机电锭的制作方法
专利名称:倍捻机电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设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倍捻机电锭轴承润滑装置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倍捻机电锭。
背景技术:
倍捻机电锭是倍捻机加捻的核心部件,其高速稳定运行的性能直接影响到倍捻机的整机质量,其中保证电锭支撑轴承持续得到良好的润滑就是关系到电锭能否稳定、可靠运转和使用寿命长短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倍捻机电锭只是采用一次性润滑油脂对轴承进行润滑。由于电锭轴承在长期高速运行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润滑油脂的失效或流失,从而导致润滑效果降低以至影响到倍捻机电锭的稳定、可靠运转和寿命。而且,一旦发现轴承有润滑质量问题,必须将电锭从倍捻机上拆下全部进行更换,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很不经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倍捻机电锭,可通过电锭润滑装置定期、定量对电锭轴承组合进行润滑,保持倍捻机电锭轴承始终得到良好的润滑效果,从而保证倍捻机电锭的高速稳定可靠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倍捻机电锭,包括电锭壳、轴承室、上轴承、上密封盖、下轴承、下密封盖,所述轴承室分为上轴承室、下轴承室,所述上轴
承、上密封盖、下轴承及下密封盖分别压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内,其特征在于有一轴承间隔油路支架直接装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之间,由上轴承、下轴承夹持固定,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设置上进油室,中层为进油路和出油路,下层设置下进油室,电锭壳上设置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中层的进油路和出油路联通。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进油孔、出油孔分别压配有注油嘴和出气微孔塞。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上设置键槽,键槽内嵌入定位键,并通过定位键与轴承室内的定位孔定位。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为圆筒形,圆筒形上端设置水平凸沿,所述上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水平凸沿顶面上,所述下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圆筒形环形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改善倍捻机电锭轴承的润滑效果,在倍捻机电锭上增加了润滑系统,保证倍捻机电锭高速运行时的稳定可靠,为延长倍捻机电锭使用寿命提供了可靠保证。润滑装置构思巧妙,一次注油实现对上、下轴承组合同时进行润滑,操作方便、快捷。
图1为本实用新型倍捻机电锭轴承润滑装置的外形图。图2
为图1的A-A及B-B向剖视图。图3为图1的C-C局部剖面图。图4为图2的D-D向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的油路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的剖视图。图中,、、、、、、、、、、、、、、,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倍捻机电锭的实施例,包括电锭壳及轴承室1、上轴承5、上密封盖7、下轴承6、下密封盖8、电锭杆9、电锭支撑部10。所述轴承室分为上轴承室、下轴承室,所述上轴承5、上密封盖7、下轴承6及下密封盖8分别压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内。有一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直接装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之间,由上轴承5、下轴承6夹持固定。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上设置键槽,键槽内嵌入定位键11,并通过定位键11与轴承室内的定位孔定位。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设置上进油室14,中层为进油路12和出油路13,下层设置下进油室15,电锭壳上设置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中层的进油路
12和出油路13联通。所述的进油孔、出油孔分别压配有注油嘴2和出气微孔塞3。上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具体结构为圆筒形,圆筒形上端设置水平凸沿,所述上进油室14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水平凸沿顶面上,所述下进油室15为环形设置在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圆筒形环形底面上。倍捻机电锭轴承润滑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定期、定量的将润滑油脂从电锭壳的上的注油嘴注入,通过轴承间隔油路支架4上的进油口及进油路12进入水平设置的上进油室14和下进油室15,对上轴承5、下轴承6和组合进行润滑,并由出油路13通过出油口泄出失效或多余的润滑油脂。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倍捻机电锭,包括电锭壳、轴承室、上轴承、上密封盖、下轴承、下密封盖,所述轴承室分为上轴承室、下轴承室,所述上轴承、上密封盖、下轴承及下密封盖分别压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内,其特征在于有一轴承间隔油路支架直接装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之间,由上轴承、下轴承夹持固定,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设置上进油室,中层为进油路和出油路,下层设置下进油室,电锭壳上设置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中层的进油路和出油路联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油孔、出油孔分别压配有注油嘴和出气微孔塞。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上设置键槽,键槽内嵌入定位键,并通过定位键与轴承室内的定位孔定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为圆筒形,圆筒形上端设置水平凸沿,所述上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水平凸沿顶面上,所述下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圆筒形环形底面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为圆筒形,圆筒形上端设置水平凸沿,所述上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水平凸沿顶面上,所述下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圆筒形环形底面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为圆筒形,圆筒形上端设置水平凸沿,所述上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水平凸沿顶面上,所述下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圆筒形环形底面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为圆筒形,圆筒形上端设置水平凸沿,所述上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所述水平凸沿顶面上,所述下进油室为环形设置在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圆筒形环形底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倍捻机电锭,包括电锭壳、轴承室、上轴承、上密封盖、下轴承、下密封盖,所述上轴承、上密封盖、下轴承及下密封盖分别压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内,其特征在于有一轴承间隔油路支架直接装配在轴承室的上、下轴承室之间,由上轴承、下轴承夹持固定,所述的轴承间隔油路支架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上层设置上进油室,中层为进油路和出油路,下层设置下进油室,电锭壳上设置进油孔、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和出油孔分别与轴承间隔油路支架中层的进油路和出油路联通。可定期、定量对电锭轴承组合进行润滑,保持倍捻机电锭轴承始终得到良好的润滑效果,从而保证倍捻机电锭的高速稳定可靠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倍捻机电锭的制作方法 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989820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3-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