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民生新闻之“民生”辨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民生新闻之“民生”辨析
【摘要】“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关键词】民生新闻国计民生辨析

当前,“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在实际的业务操作中,“民生新闻”表现出两大缺憾: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本文认为,在理论上,这主要源于对民生新闻的“主体”和“主题”的理解误区。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就直接关系到对“民生新闻”的理解。“民”有“市民”和“农民”之分
;而“民生”有“大民生”(即“国计”)与“小民生”之别,这是一对“孪生”概念,没有“国计”就没有“民生”,不见“国计”的新闻就不是真正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误区,就在于用“市民”的小概念置换了“民”这个大概念,用“小民生”替代了“大民生”。
“民生”之“民”
现代社会中的大众媒体,是以城市为主要阵地,它的经济属性规定了它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因此,在城市中诞生的大众媒体,主要是以城市中的广大“市民”为目标受众的媒体。
在西方,大众媒介的诞生和发展是与工业社会的进程相适应的,它是19世纪末一系列社会变革的综合产物。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许多国家的胜利,为大众参政议政和***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工业革命之后的经济发展,使得贸易更加繁荣,信息需求快速扩大,同时,新闻媒体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实体,成为媒介所有者获利的工具;教育的普及与读者数量的增加、科技进步、交通发展、城市化不断推进,这一切最终使得“大众社会”的轮廓日渐清晰。工业社会的“大众”就是西方的大众传媒的目标受众。
这种模式与中国的城市生活相结合,从而诞生了中国的都市类媒体。然而,在中国,“民生”之“民”并不是工业社会的“大众”,而是包含了小市民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概念。也就是说,在中国,“民生”的主体,是由城市中的小市民和农村中的广大农民共同构成的。因此,如果“民生新闻”要真正反映或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那么,“农民”就是一个不可回避、不可忽视的最主要的新闻主体。
从新中国诞生时人民在政治上的当家做主,到改革开放后人民在经济上的繁荣富强,几十年来,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三农”面临着新的时代条件和问题。而今天所谓的“民生新闻”,只是报纸和电视等大众媒体在节目形态和新闻内容上目光下移的一个开端,它是从关注城市平民开始的一种新闻叙事的转型,而这些大都与农民无关。因此,在当下的“民生新闻”中,农民一直处于缺席和失语状态。
“民生新闻”之“民生”
民生是人的生活甚至生存问题,具体而言,民生不是“个人”的生活问题,而是“个人”背后的“国家大计”问题。晓娄在《对民生新闻发展趋势的思考》一文中认为,“民生”中“生”,可被视作民生新闻的内容层面
,大众

民生新闻之“民生”辨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