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识对联 品对联 对对联.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识对联品对联对对联
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李仲秋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发展概况。
2、掌握对偶、对仗、对联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对联特点、分类。
4、学****对联写作。
5、品赏经典名联。
教学课时:两课时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传统文化之精华。它灵活鲜明,雅俗共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它能写景状物,能抒情言志,能说古道今,能褒贬讽谕。它要求以最少的字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的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使人玩味深思,受到教益。
谁能记起八中人家的那副对联?谁能记得体育馆的那副对联?
第一课时
礼让谦恭呈君子气质
轻声细语展淑女风华
根植莞中百年沃土
叶沐松湖和煦春风
语文科组活动室圆柱上的对联:
一、寻起源,认识对联
对联是从古代诗词、骈文中衍变而来的。
在我国的谣谚、诗文、典籍中,很早就不断出现对偶句。如: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庾信《哀江南赋》 东汉末年就开始出现对联了。唐代由于律诗的盛行,门联已比较普遍。宋、元两代是对联的发展时期,明清是对联的繁盛时期。
林则徐小时去应童子试,因人群拥挤,他的父亲就扛着送他进考场。考官见他父子这副样子,开玩笑道:“骑父作马”,引起哄堂大笑,弄得林则徐父亲十分尴尬。谁知,林则徐脱口而出:“望子成龙”。满场为之惊叹不已。林则徐的下联既解了父亲的窘迫,又道出了父亲盼儿成才的心情,一时传为佳话。
二、细区分,同中有异
1、对偶:一种修辞方式,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
2、对仗:严格意义的对偶,像古代仪仗队排列两行,手持仪仗,两两相对,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3、对联:俗称对子,通常是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一组对偶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联是对偶句,但对偶句不一定就是对联,只有这组对偶句意义较完整,可以独立运用,可以书写张贴,才可以称为对联。对联要讲究格律,对联的格律就是对仗。
三、学对联,探究特点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除夕年尾,新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日丽风和桃李笑,
珠联璧合凤凰飞。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1)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
对联的一般特点
出水的蛤蟆穿绿袄,
落汤的螃蟹着红袍。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小犬无知嫌路窄,
大鹏有志恨天低。

识对联 品对联 对对联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ya
  • 文件大小1.18 MB
  • 时间2017-11-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