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出自《红楼梦》第七十回薛宝钗写的《临江仙?柳絮》,诗人借柳絮来表达对未来幸福的向往与憧憬。将这句诗用在风筝上也是再恰当不过了。

风筝故乡在中国

睿智的中国古代先民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发现,乘风直上九霄的飞鸟和乘风破浪的帆船,都离不开风的作用,于是巧妙地利用风的原理发明了“风鸢”。其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墨子?鲁问》记载了公输般(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发明的飞行器。有关风筝的史料散见于各个历史时期,但都记录了中国早期风筝多与军事、通讯、测量和气象有关。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古书中称风鸢,南方叫“鹞子”,北方称“纸鸢”。早期用木料制成的叫木鸢。由于社会不断进步,材质也发生了变化,陆续出现了帛鸢和纸鸢。如今也有人选用质轻、不易破损并经久耐用的化纤来替代纸和绢。

“风筝”一词始见于五代,明代陈沂《询刍录》记载:“五代李邺于宫中作纸鸢,引线乘风为戏,后于鸢首以竹为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故名风筝。”大约唐、五代时风筝已由最初的军事工具和宫廷娱乐逐渐普及到民间,成为一种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娱乐玩具。唐代金叔仪《新年竹枝词》:“爆竹声声一岁终,大街小巷嬉儿童。风筝处处争奇巧,鱼跃鸢飞舞碧空。”生动地记录了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快情景。
而历代画家传下的绘画作品,更是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放风筝的盛况。宋代《货郎图》也把当时流行于市肆的风筝绘于货郎担中。苏汉臣《百子图》、明朝方氏墨谱《九子图》都绘有儿童放风筝嬉戏的情景。杨柳青年画《十美放风筝图》则记录了清代贵族妇女放风筝的情景。每年的腊月初八到清明前后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据说这时期放风筝可以去晦气、祈平安。明清时期,清明放风筝已成为一种节令性很强的民俗活动。

公元6世纪正逢盛唐时期,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风筝也随之传入。其后,风筝又陆续传到东南亚、欧洲和美洲一些国家。风筝对人类的贡献有目共睹,许多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都是受风筝的启迪和诱发。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把风筝列为中华民族向欧洲传播的重大科学发明之一。


扎、糊、绘、放看“四艺”

风筝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千姿百态。中国制作风筝技艺精湛,经验丰富。《南鹞北鸢考工志》将风筝概括为扎、糊、绘、放“四艺”。其中扎、糊、绘是风筝制作的关键环节。扎,是用竹子扎制风筝的骨架。一只风筝能否飞得高、放得远,关键是骨架的扎制。要根据风筝的大小,来选择竹子的粗细软硬,还要做到对称均衡。从风筝骨架结构上可分硬翅、软翅、长串、筒式、平挑、拍子、微型风筝等。糊,是用纸、绢、绸、无纺布等糊在风筝的骨架上。糊的技巧要求也很高,一定要平整,松紧适度,对称的部位要一致,出兜的深度也要相同,这样才能保持风筝的平稳。绘,是在风筝上绘有各种吉祥如意的美丽图案。有的是画好后再糊,也有的是先糊后画,制作技艺高超的多选择后者。

东西南北尽风流

中国的东南西北中,到处都有独具地方特色的风筝,有粗犷豪放,也有活泼精巧,有色彩绚丽,也有清淡素雅。北京、天津、山东潍坊、江苏南通等著名风筝产地,都有重要流派的***佳作。


北京风筝历史悠久,但真正形成流派、高潮兴起,还是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志》开始的。大约乾隆二十年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