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口的俞氏祠堂.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汪口的俞氏祠堂
果戈里说过:“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了”。了解一个村落的文化历史,最便捷的办法是走进宗族宗祠。
祠堂,是聚族而居的古村落的“眼睛”,由于它重要的功能而成为全族人心目中的圣地。因此,族人总是把“风水”最好的宝地用来建祠堂,使祠堂所处的位置成为全村的亮点,以期宗族的未来兴旺发达。
汪口的先贤,在建俞氏宗祠时,可谓用心良苦。毕新明先生曾用“易学”对此宗祠格局进行过解释:
根据罗经第十三层“透地龙”测定:汪口俞氏宗祠格局为丙子气。清·王道亨著《罗经透解》云:夫丙子、庚子者,二旬为珠宝,谓之乘生气,得山川灵气,盖罗经三十六层之首吉也。
丙子气正壬龙,大雪下局。起甲子,系甲戌为符头,在九宫逆遁卦得泽水困,属金。
初爻奎木狼持世,六爻与八卦相匹配,有两方空缺。古人因为重男轻女,故此,风水先生把空位留在中女离方、少女兑方。这样做并非一无是处:既使无子之家,冥冥中,自然会把长女留在家中招赘传宗接代。
右图俞氏宗祠的八卦格局是兑、离二方无禄。此格局美中不足的是:后人富而不贵。历史上,汪口籍的官吏上百,但三品以上的官员还真的没有一个。易学追求“平衡”二字,如果大富兼大贵,必然物极必反。此格局还有一个好的倾向:后裔为官,多为清廉。
飞檐戗角的汪口俞氏宗祠前临大桥激流,其它三向被民居围捧,与粉墙黛瓦、徽派民居组合成一曲凝固的乐章。祠堂逐进升高,雄伟壮观,和村局环境有机融合,构建出古村落最美的建筑景观。另一方面,祠堂为了达到教化族人,提升支丁的精神境界的作用,总是把祠堂建得非常宏大,营造出广阔、肃穆的空间气氛,使进入祠堂的人有一种在先灵和族众面前的压抑感、渺小感。
婺源人汲取中国建筑学的精华,创造出徽派祠堂建筑的辉煌历史。在粉墙矗矗、鸳瓦鳞鳞的婺源古村落中,最显眼的建筑就是巍峨庄严和辉煌气派的祠堂。汪口俞氏宗祠最早建于明代嘉靖十一年(
1532),在明、清易代战争中被毁。今存俞氏宗祠(仁本堂)由朝议大夫俞应纶省亲时带头捐资复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竣工。俞氏宗祠位于汪口村东面,是老徽州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宗祠之一,2006年,汪口俞氏宗祠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伴随中国宗制度和祭祖历史的发展而产生,是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先、管理宗族事务的建筑,是宗族制度的产物和重要载体。古代婺源县隶属歙州、徽州府管辖长达1200年。婺源是朱熹故里,南宋以来,人们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彝伦攸叙的宗族观念深入人心。依托聚族而居和宗法文化,婺源发展出成熟的宗族管理制度。
祠堂最先为祭祀祖先而设,最早用于祭祀祖先的场所叫“庙”。殷周时,普通百姓还不能建庙立祠祭祀祖先,祭祖活动只能在居室里进行。宋代,婺源人朱熹在《家礼》中规定:“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祠堂”之名始现。朱熹指的是建于住宅东侧,“祠堂”与住宅还未分开。
元代,婺源回岭汪氏建了“永思堂”,大畈有了一座“知本堂”,这是一座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祠堂建筑。
明洪武初、洪武十七年(1384)、成化十一年(1475)、嘉靖十五年(1536)、明世宗时,朝廷都有过关于祠堂的“规制”、“诏令”公布。从此有组织、大规模修建祠堂之风开始出现。据民国版《婺源县志》记载,全县50个“都”有祠堂600多座。明代永乐四年至弘治初年(
1405~1487),汪口俞赵虎后裔商道竞隆,有4人分别建造了宇正祠、孝友祠、暗然祠和立爱祠等4座支祠。后来,又建起俞氏宗祠,以及立爱祠、明善祠、四公祠、鉴三六公祠、千六公祠等5座支祠。繁盛时,汪口的祠堂总数达10座之多。
实际上,明、清时期婺源的祠堂不止民国版《婺源县志》记载的600多座。比如明代汪口的宇正祠、孝友祠、暗然祠和立爱祠等4座祠堂,严溪毕氏宗祠,以及下晓起睦顺堂、龙尾允仰堂等2座在古徽州罕见的女祠均未列入。这些祠堂为什么未列入民国版《婺源县志》?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祠堂建造时间稍晚,而“县志”的编修都有一个“后志抄前志”的贯例。后志编修人员图省事,抑或是经费不足,未到乡村实地调查所致。
汪口俞氏宗祠气势宏伟,布局严谨。宗祠前是一个小广场,直抵永川河边。宗祠主体宽度前小()后大(),状如口袋,堪舆术认为这种形状利于聚财。整座宗祠包括花园、书院、占地面积1116平方米,为“中轴歇山式”建筑形式。地面布局依秩是门楼、前坍池、享堂、后坍池、寝堂,每进一堂递高一层,寓意步步高升。全堂圆形石雕柱础,由砖木石的梁架穿斗式和抬梁式结合构成。
门楼为五开间歇山顶式“五凤楼”,中央三间左右是栅栏门,中为牌楼式中门,门外侧设一对木质抱鼓石。在五凤楼的大翘角上置有龙头鱼身的动物,一般称其为鳌鱼,传说它为龙的九子之一,也叫“吻鸱”,生性喜食火,在这里“吻鸱”起避火作用。

汪口的俞氏祠堂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152 KB
  • 时间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