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建筑文化第1讲中国古建筑发展概况幻灯片.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5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讲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学****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体系的发展概况;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生产技术等对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掌握从原始社会至明清各历史时期在结构体系、材料、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学****要求】
能力目标
知识要点
相关知识
能够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在各个历史阶段在结构体系、材料、建筑与艺术上的发展成就
原始社会建筑的发展
原始人类的居住方式、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河姆渡遗址、祭坛及神庙建筑遗址
奴隶社会建筑的发展
夏、商、西周及春秋时期在城市、宫殿、高台建筑、木构建筑及装饰的发展等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发展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城市、宫殿、陵墓和木构建筑、砖石技术、佛教建筑的发展等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的发展
隋唐、宋辽金时期城市、宫殿、陵墓,木构体系及建筑艺术、砖石技术、佛教建筑的发展等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建筑的发展成就
【引言】
中国古代建筑以独特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卓越的组群布局等屹立于世界建筑历史长河中,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古人选择了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又是如何发展成为成熟的建筑体系?让我们一起来找寻古建筑发展的足迹。





本讲内容



普遍采用天然洞穴作居住之所,如《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
据《韩非子》:“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据《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
以此推测,巢居形式亦已存在,可能是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


在黄河流域,由于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壁立不易倒塌。穴居成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形式,并逐步从竖穴发展到半穴居,最后被地面建筑代替。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最具代表性的是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和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
在长江流域, “构木为巢”的巢居形式已发展成干阑式建筑。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建筑遗址
原始社会建筑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
长江流域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
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仰韶时期房屋主要有方形或圆形两种,早期的房屋以圆形单间为多,后期以方形多间为多。
墙体和屋顶采用木骨架上扎结枝条后再涂泥的做法,在室内用木柱做支撑,柱一至三四根不等,说明木架结构尚未规律化。
西安半坡村原始社会圆形房屋
西安半坡村原始社会方形房屋
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联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呈“吕”字型,外室设有窖穴。
在建筑技术方面,广泛地在室内地面上涂抹光洁坚硬的白灰面层,使室内收到防潮、清洁和明亮的效果。

建筑文化第1讲中国古建筑发展概况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1
  • 文件大小11.20 MB
  • 时间2017-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