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生素复习资料.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生素时代的开创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1940年,Chain和Florey提取纯化了青霉素,1943年,实现了青霉素的工业生产1943年,Waksman发现链霉素1957,Umezawa发现卡那霉素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有时存在以下问题:耐药菌过敏反应毒性较大活性较低等酶抑制剂概念的提出:梅泽滨夫(Umezawa)微生物有机体内酶及其抑制剂是共存的梅泽滨夫研究小组的工作开创了微生物药物的新纪元微生物药物基于微生物整体或实体的药物:菌苗、疫苗。来源于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药物:氨基酸、维生素。来源于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药物:抗生素、其它生理活性物质(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受体拮抗剂等)。微生物药狭义内涵:来源于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剂量表示法效价单位:每ml或每mg样品中所含某种抗生素有效成分的多少效价是衡量抗生素有效成分的尺度,也是衡量抗生素性能的标志青霉素效价表示方法:(稀释单位法)1个青霉素效价单位=抑制50ml肉汤培养基中生长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青霉素浓度1mg青霉素G钠盐能抑制83350ml肉汤中生长的葡萄球菌,所以1mg青霉素G钠盐的效价单位为1667u。链霉素SM效价(重量单位法):规定链霉素效价单位=1000u/mg(C21H39O12N7,)链霉素硫酸盐(C21H39O12N73/2H2SO4,)链霉素硫酸盐效价=SM理论效价×SM分子量/盐分子量=1000×=798u/mg抗菌谱:把某种抗生素所能抑制或杀灭病原体的范围和剂量称为该种抗生素的抗菌谱。抗生素分类:一、按产生菌分类真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灰黄霉素放线菌产生的抗生素:如链霉素(灰色链霉菌)、红霉素(红色链霉菌)、四环素(金色链霉菌)、林可霉素(林肯链霉菌)庆大霉素(小单孢菌)等细菌产生的抗生素:如多粘菌素、杆菌肽、短杆菌肽植物及动物产生的抗生素:地衣酸、绿藻素、蒜素。二、按化学结构分类1、β–内酰***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等2、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3、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柱晶白霉素、螺旋霉素等4、四环类: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等5、多肽类抗生素:多粘菌素、放线菌素、杆菌肽、短杆菌肽6、蒽环类抗生素:柔红霉素、紫红霉素、阿霉素、色霉素、光神霉素等7、多烯大环类抗生素:分子结构特征是不仅有大环内酯,而且内酯中尚存有共轭双键,如制霉菌素、***霉素B、曲古霉素、球红霉素8、苯烃基***类抗生素:***霉素及其衍生物9、环桥类抗生素:利福霉素、利副平等10、其它抗生素:磷霉素、创新霉素等医用抗生素应具备的条件具有“选择毒力”在人体内应发挥其抗生效能,而不被人体血、脑脊液及其他组织成分所破坏。生物活性大给药后应很快被吸收,迅速分布到被感染的器官和组织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利于提取、精制,且具有一定的有效期。抗生素的生产方法(三大类)(微生物发酵法)菌种→种子制备→发酵→提炼→精制→成品特点:成本较低,周期长,波动性较大。,可用全合成的方法进行生产,如***霉素。(半合成法)利用化学方法对生物合成的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从而获得性能更优良的新抗生素此法分为两个阶段:①通过生物合成法制取某种抗生素,如青霉素G→6APA②用化学法进行结构改造。耐药性的遗传学机制诱导性耐药非诱导性耐药(结构性耐药)人工耐药菌自然耐药菌主要机制:具有控制耐药性遗传的质粒,在肠道菌中为R因子,葡萄球菌中为r因子,R因子与r因子都有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基因,都可传递到敏感菌中,引起耐药菌的逐渐增加。耐药性的生化机制1、细菌产生灭活酶:产生分解酶或钝化酶G+或G-中耐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的,几乎都是由细菌产生β-内酰***酶,这类酶加水将抗生素的β-内酰***环打开,形成无活性的物质。2、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细胞膜通透性下降:氨基糖苷类外膜微孔蛋白的缺失3、靶位结构或亲和力改变大环内脂类:50S腺嘌呤碱基***化耐链霉素菌株因核糖体30S亚基的变化而耐药。卡那霉素耐药菌株有30S改变与50S改变形成的耐药菌株4、细胞膜主动外排机制耐四环素菌株产生称为tet蛋白质的膜蛋白。tet蛋白质形成12个贯通膜的通道,在中央有较大亲水性的环状结构,有促进四环素主动外排的作用。绿脓杆菌菌种选育的概念:菌种选育技术经验育种:自然选育、诱变育种现代菌种选育: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分子育种自然选育:利用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自发突变的原理,通过分离,筛选排除衰退型菌株,从中选择维持原有生产水平的菌株。是一种纯种选育的方法。自然选育的目的:纯化菌种防止菌种衰退稳定生产提高产量自然选育的方法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分离及单菌落培养筛选诱变育种:利用诱变剂处理微生物群体

抗生素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19-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