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oc1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摘要] 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是其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培养有德行的、全面发展的人。借鉴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为政治服务, 教育要培养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要按年龄分期教学等思想, 可以对我国学校德育实施产生如下启示:一是加强公民培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是按照年龄分期教育阶段论, 培养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人才。[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学校德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 ( 2016 ) 03004403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 同时, 他在政治学、伦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也有不少著作, 堪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关于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在其著作《伦理学》、《政治学》以及《形而上学》中都有论述。对亚里士多德的德育思想进行研究与分析, 可以为我国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益的思路。 1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 教育服务于政治的观点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就是肯定了教育与政治的密切联系。首先,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德行的公民, 强调了公民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公民作为城邦的一员, 其受教育程度直接关系着城邦 2 的兴衰, 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只有培养出有德行的公民, 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要求。其次,教育必须由国家来掌控,反对家庭或私人教育,主张实现对全体公民的共同教育是城邦的责任,虽然每一个公民属于他自己, 但所有的公民属于整个城邦。因此, 实现对全体公民的统一关心就是要做到由国家来掌控教育。再次, 提出了国家应如何管理好教育。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要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一要实现教育规章制度的建立, 完善基本教育体系, 统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实现教育体制的规范化; 二要将教育立法, 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公民接受统一的国家教育, 为培养有德行的公民奠定法制基础。这样就能使教育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勇敢、有德行的公民,实现教育服务于国家的目标。 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即实现人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这一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灵魂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 灵魂共有三部分: 一是表现在营养和繁殖上的植物灵魂; 二是超越各种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感觉和愿望上的动物灵魂; 三是超越各种动植物的特性而表现在思维或认识上的理性灵魂[1] 。植物的灵魂对应的是人在体育方面的发展, 体育就是要求加强人在体力方面的锻炼。由于植物灵魂先于动物灵魂而产生,因而身体的训练需在智力训练之前。但同时亚里士多德也指出, 反对斯巴达人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残酷、严格的训练, 主张体育锻炼要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避免过分、过早的锻炼, 以免阻碍身体的正常发育, 防止变成野蛮人; 动物的灵魂对应的是人在德育方面的发展, 要求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关于如何才能成为有德行的人, 亚里士多德 3 则提出“有三种手段可以使城邦内的成员们获得善德:自然本性****惯、理性原则”[2] 。其中人的自然本性属于天性,难以改变,而****惯则会逐渐改变, 通过教师或家长的正确引导和耳濡目染, 使善德日趋完善, 逐步达到理性的高度, 使人形成中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观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ptpek785
  • 文件大小110 KB
  • 时间2017-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