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明勤 青年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年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
上海市松江区中山幼儿园金明勤 **********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各个年龄阶段都是很普遍的。在幼儿园里,幼儿爱告状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使教师为之发愁。有的担心孩子思想品德出现问题;有的认为孩子“小题大做”、“无事生非”,这两种认识都过于片面。其实,告状不完全是件坏事,它也有积极的表现,反映在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幼儿告状行为是幼儿形成社会意识初期阶段的一种再现,也是幼儿在***帮助下学****和分辨是非的过程。
青年教师刚踏入教学岗位不久,缺乏经验,对幼儿的了解也不够深入。在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时,经常表现出不知所措。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幼儿告状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告状幼儿的心理是怎样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幼儿的告状行为?于是,我尝试开展了《青年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的相关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
1、结合日常案例,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归类,并尝试分析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原因。
2、寻找青年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策略,并验证其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观察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告状案例,尝试根据幼儿的心理、告状动机等因素对其进行分类。
2、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寻找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功案例和有效做法,进一步寻找青年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教育策略。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教师不加任何干预,对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了解幼儿的想法、看法和做法。
2、访谈法——通过与青年教师的交流沟通,了解青年教师在应对幼儿告状行为时,成功与不成功的经验。
3、案例分析法——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教师的应对方法等,探讨更有效的策略达到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四、具体研究成果
(一)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及原因分析
1、求助型告状
故事1:“老师,思怡抓我头发”
今天婷婷扎了一个新的蝴蝶结,很漂亮,午睡的时间到了,婷婷没有解开蝴蝶结,带上床睡觉了。隔壁床的思怡看到了就不时地用手去摸。婷婷几次都推开了她的手,但是思怡还是不停地把手伸过去。婷婷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阻止思怡的这个行为,于是他们开始了互相告状:
“老师,思怡抓我头发!”婷婷大声地喊。当时卧室里已经很安静了,教师正在拉窗帘,听到婷婷的喊声,她转过身,先做了一个“嘘”的手势,而后朝婷婷这边走过来,压低声音说:“要睡觉了,怎么还有声音呢?”、婷婷也将声音压低,指着可怡说:“她抓我头发。”思怡咬着手指头看着老师,露出胆怯的神色。老师蹲下来把思怡的手指从嘴巴里拉出来,一边帮他盖上被子,一边说:“快点睡觉!有的小朋友都睡着了,老师最喜欢他们。”思怡连忙闭上眼睛。老师又帮婷婷盖好被子,说:“你也快点睡觉吧!”而后轻轻地离开。
原因分析:
老师先是作一个“嘘”的手势示意不要大声说话,以免影响别的孩子入睡,而后是转向思怡,间接地、策略地(并不直接要求她住手,而是告诉她老师喜欢入睡快的孩子)阻止她对婷婷的侵扰;最后是再次对婷婷作了一下安抚:“你也快点睡吧!”三个行为解决了婷婷与思怡之间的矛盾,婷婷达到了告状的目的。
这个案例可以称做为求助型告状,即当幼儿处于自身的安全与利益受到同伴威胁的情景下而发生的旨在摆脱困境的告状行为。婷婷作为互动的发起

金明勤 青年教师应对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研究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独角戏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7-09-19